知识型企业是知识化经济得以实现的载体,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微观经济组织。根据对中外知识型企业成败案例的分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五大要素:
一、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具有高度的增值性,能带来较高的剩余价值。人力资本的拥有比资金的投入与积累和市场的占有与扩大更为重要,人力资源的素质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最根本的条件,完善的人力资本管理措施则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保证。所谓较为完善的人才资本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拉”的条件和“推”的条件。前者指明确并沟通知识型企业战略、领导层为员工的知识活动提供榜样表率、制订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中心的奖励制度、建设学习创新的氛围、提供知识创新和应用的条件。后者指制订制度、流程和程序,督促全体员工遵循重大和必要的知识活动规定。在上述管理措施中,奖励制度是激发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据说一个人力资源顾问一个招聘高级人才的民营老板:你找这些大学生和研究生干什么,他们好象和你目前的需要并不相干。这位老板一本正经地说:得要一些,这些知识分子就像手纸一样,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你得带在身上,平时不用,放起来,急的时候才用。由此可见,尽管很多企业家对知识员工礼遇有加,但是其骨子里并没有真正把人才资本当作一回事,更不用说是通过完善的激励制度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对人力资本真实价值蔑视的直接后果只能导致现有的人才流失,企业的知识创造受阻,从而延缓企业的知识发展。如半导体的发明人肖克莱在硅谷创办仙童公司时,英特尔公司的三个巨头当时都在其盟下。然而,尽管肖克莱本人是位优秀的科学家,但是由于他不懂经营,没有关注人力资本的管理,结果没多久仙童公司就土崩瓦解,四分五裂。由于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知识创新能力、乐于学习和更新知识、追求成就感和自我实现、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流动意愿强、工作过程难以监控、劳动成果难以测量与考评等特点,因此,其行为动力主要集中在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些高层次需要上。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以针对个体的物质激励方式为主的激励机制,已无法满足这类人才的内在需要,难以产生强有力的激励效果。因此,企业必须将激励的重点从对员工的物质激励转向工作内在激励,在为员工提供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合理公正的报酬的前提下,将激励重点转向满足员工受尊重、发挥潜能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具体措施可探索: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学习机会;创造和提供宽松自主、自我管理的工作环境;建立知识型员工参与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报酬体系;营造相互合作的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保护知识型员工对知识产权的控制权、转让权和收益权,从而保证知识资本投资的高收益,鼓励知识型员工进行更多的创新与发明,为组织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等等。
二、系统灵活的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指的是对人类信息活动所产生的社会信息进行管理,信息管理是对不同信息载体、信息内容的具体信息活动实施不同性质、不同手段、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管理。为了最大限度共享知识资源,需要在对企业信息、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建设可扩展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完整(完整不是通用)的解决方案,而如果不能有效的整合企业各个部门的软件资源,往往出现各部门各自为政,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现象,大大削弱先期软件投入使用的效力。例如,行政办公管理的基础是人员管理,而人员管理的依据是人事管理,但人事管理软件的开发相对独立,造成办公系统难以统一。然而,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通常是以企业的业务为出发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结果是重复投资,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业务管理和信息操作相分离,管理效率和信息的利用效率极其低下。据报道,英国Kalido于2001年12月12日公布了有关企业信息管理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96%的企业对于本公司的信息管理系统感到不满。关于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系统,认为“所制作的报告缺乏一贯性”或者是“核对信息花费了太多时间”的企业约占70%;认为“目前的信息系统不能灵活因应变化”和对数据精度表示担忧的企业约占60%。 由此可见,知识型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必须从信息沟通和共享为出发点,通过逐步推进,逐步发展的方法,使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信息的全面共享,让企业信息能被所有需要信息的管理者和员工及时、有效的获取和应用,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的作用,支持企业的运作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反应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任何一种先进作业方式或生产方式的采用,都必须有政策上的扶持或制度上的保障,为保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转,要以制度和流程保障企业信息按规定流动,通过信息系统的强制存取功能使组织变得有“记忆”,提高组织的智商。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制订有关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培训制度、采购制度、使用制度和维护制度,并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以保证上述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信息管理的任务包括信息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开发商的选择,软件系统的需求分析,对开发商工作的配合、协调与管理,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改进,数据库数据的定期更新,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与发布,给企业领导的决策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数据参考等等。
三、产权清晰的制度安排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知识虽然是力量,但还不是主要的生产力,因此还没有让产权制度特别地对它加以关注,知识更多被视为人们共享的财富。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知识产品开始占优势,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一些知识型企业纷纷加强了对企业内知识产权制度的安排,美国政府甚至还公布了关于知识产权的白皮书,并要把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然而,在这种制度安排中,知识并非真正为员工自己所有,并且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种制度安排由于不能留人留心,而使得其真实效力大打折扣。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中文之星开发一个新版本“叛逃”一个总经理。中文之星是我国著名的中文平台软件,它的1.0版是由第一任总经理王志东开发的。王志东在这个版本完成后,投到了对手四通利方公司,开发出与中文之星竞争的产品RICHWIN,这个版本比中文之星突出的优势,是可以在GB码和台湾的BIG5码之间切换,使海峡两岸软件能“统一”在一个窗口里,一时传为美谈。中文之星在第二任总经理廖恒毅主持下,开发出中文之星2.0版,在内码转换上与四通利方追成平手。但好景不长,廖恒毅在产品开发后,也投奔了曾将中文之星代表从会场当场驱逐的老对手微软公司。此时,四通利方则又迈出一步,开发出32位平台上的新版,专用于WINDOWS95和NT、OS/2等。等中文之星在第三位总经理手中再次在32位平台上追平时,四通利方早升级到网络版,祭出了中文网上搜索器和鼠标指点翻译的“绝活”,再次把对手远远甩在身后。从表面看,中文之星好像什么也没有失去,走了一个总经理,可以象换灯泡一样再换一个总经理。而且每任总经理走的时候,都把技术资料和“知识”完整留下来。但企业的资产却确确实实流失了,因为知识并不是死的物件,而是生命的自由、意识的流动。可以从江河中把一部分水截流下来,但却不能把江水的流动本身一并占有。拥有知识资产的大脑所具有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是物产管理鞭长莫及的。显然,中文之星的产权制度安排没能留住对象化、物化的知识资产以外的活的资产。 人才的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据一些人力资源部门估计,考虑所有因素,替换新员工的成本甚至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因此,由于知识资本产权制度安排的滞后所造成的人才流失,必将使企业付出惨痛的代价。
四、灵活有序的组织保证
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适应于较为静态和单纯的企业环境,无法使企业以更快和更灵活的方式满足市场和顾客不断变化的需要,不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妨碍了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因此,这种组织结构应该在知识型企业中淘汰,而代之以一种适合知识经济特点和要求的新型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有明确的企业战略,有制度、氛围、文化和价值观组成的引导和推动知识创新和应用的软环境,其组织结构和业务运作应该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学习与知识搜集,有利于企业的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有利于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并因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使知识应用和创新变得容易,又因保存下有价值的过程信息和知识,使组织成为一个有“记忆”的有机体,从而使知识创新和应用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高,产生更大的价值和利益。目前来看,适用于上述需要的组织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网络组织结构,另一种是学习型结构。其中,网络组织应用计算机网络,以各个功能单元为节点,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建立纵横交错的信息通道。这种组织中,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被打破,企业组织结构以信息通道进行展开,组织单元相互关、交叉功能强,富有柔性、机动性高。同时,网络组织的高度分散使得决策中心向知识存在的地方转移。学习型组织反映出知识型企业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强调企业知识的积累、应用,强调员工知识的挖掘,要求企业能够在个人、团队以及整个组织系统三个层次上共同发展。知识库则反映组织的知识积累和组织学写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企业主要通过学习提高组织的柔性,提高市场反应速度。从本质上来说,学习型组织并不是一个组织实体概念,而是表现为一种团体持续学习、进行知识创新和应用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知识型企业在本质上需要一种能保持组织内浓厚的学习气氛,支撑组织不断学习并通过学习创造价值的机制,这种机制作为平台和环境将为知识型企业提供全面的支持。
五、先人一步的创新能力
美国的微软公司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典型代表,其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因此被称为“知识英雄”。实际上,从比尔?盖茨的知识背景来看,他既不是一个突出的技术专家,更不是一个著名的科学家。他之所以成功的关键是其先人一步的创新意识,以及他能够将其专业知识、管理知识与商业发展机遇和对未来的判断很好地组合起来的能力。微软赖以起家的DOS原始版本并不是比尔?盖茨的创造发明,而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同时,在微软发展的历程中,还从社会上吸收了很多的先进技术和创造能力,之后又抓住了很好的商业机遇,同IBM、Intel等大公司进行合作,充分调动所能推动产业发展的资源,才使得微软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从微软等成功的知识型企业案例不难看出,这些企业的经营与运作是中蕴涵着投资效果的思想,即他们所做的任何投资都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没有收益的事情,即使知识含量再高,他们也不会考虑。而能够发现先人一步知识的市场价值的能力就是创新能力。由此可见,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创新,知识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知识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