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上的著名公司都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而轻视有形资产,或者说越来越重视知识而轻视库存----关于成功的整个定义都已发生变化。知识经济的产生呼唤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应运而生。企业管理的主要功能,在于合理配置内部要素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并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那么,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影响呢?一是环境变化。二是竞争的焦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主体是具有高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载体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使用。三是战略的调整。在知识经济竞争到来时,知名企业深感经营管理正面临一场巨变,而“现代意识管理”是经济变革的先行条件和根本保证。突出知识化的“智力资本管理”。突出网络化的“模块组织管理”。突出创新化的“技术开发管理”。西方企业深知创新化是企业“技术开发管理”的关键,是把握未来的动力。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
举世瞩目的微软公司厂房不大,原材料库存量也较小,但其资产价值却达200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通用汽车公司作为工业时代的骄子,其全球设施和库存量均居世界首位,可它的资产价值只有400 亿美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今,世界上的著名公司都越来越重视无形资产而轻视有形资产,或者说越来越重视知识而轻视库存----关于成功的整个定义都已发生变化。据统计,目前有实力的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达到1∶2或1∶3。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是人类文明又一次曙光。在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不再是一般劳动力,也不是资本,而是知识,拥有和运用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真正动力。
怎样才能实现知识的储存、交流和共享?知识经济的产生呼唤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知识管理的应运而生。“当你拥有一把锁的时候,同时应该有一把能够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只有管理上的变革,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知识驱动下的管理革命
提及管理,我们首先想到20世纪,因为“现代管理”与20世纪并肩前进,它给人类带来的效益并不亚于科学技术。人们已经认识到:管理是一种经济资源,并把科学、技术、管理称为现代化文明社会的三鼎足。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他的《知识社会的兴起》一书中指出,100多年来,人类经历过三次革命,这就是:工业革命、 生产力革命和管理革命。这三次革命都是由知识意义的根本转变驱动的。第一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具、过程和产品,形成了工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知识被应用于工作,从而引来了生产力革命;第三次革命则是知识被应用于知识本身,从而引起管理革命。
自“泰罗制”开启了企业“现代管理”之门的100年以来, 企业管理呈现异常繁荣的景象。管理科学异彩纷呈,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今天随着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更需要有与之相应的管理模式、新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正如彼德·德鲁克所强调:“因为知识社会是一个组织的社会,其中心器官是管理,仅仅管理就能使今日的所有知识成为有效。”
如果说诞生在美国的“泰罗制”引发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革命”,那么,人类在即将走入21世纪的时刻,全球的企业管理将迎来“第二次革命”,即以“人性化”的知识管理为标志的时代。
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管理的主要功能,在于合理配置内部要素实现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并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那么,知识经济对企业管理有什么影响呢?
一是环境变化。主要体现两个方面:首先是基础变化。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但知识经济却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的经济形态。其次主导型要素的变化。在农业经济中主导型要素是土地,在工业经济中主导型要素是资金,在知识经济中主导型要素是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要解决的是怎样研究和开发知识密集型产品,怎样积累和应用知识,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作用。
二是竞争的焦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主体是具有高智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载体是知识本身的价值和使用。因此,竞争的焦点在于谁能创造符合人们新的需求的事实标准,引导时代的潮流。比如,英特尔公司的芯片,微软公司的软件。
三是战略的调整。在投资战略上,由过去主要投资于厂房、设备、生产线等有形资产及时调整到大量投资于人才培训,激励创新方面,同时生产和分配要向知识产品及服务倾斜;在竞争战略上,注意拿起保护知识产权这一武器,把蕴含在产品或服务中的知识量作为竞争中取得胜负的关键;在成长战略上,由过去主要靠规模经济谋求企业发展,及时调整到大力靠无形资产的创造和增值来实现企业的成长,比资本扩张更加重视智力扩张,依靠知名度的提高,信誉的增强,形象的完善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
由此可见,随着知识和信息逐步成为与人力、资金并列的企业第三大“战略资源”,企业知识管理也就呼之欲出,按照美国德尔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的说法:“知识管理时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作为管理界的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有一项调查表明,在《财富》杂志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26%的企业采用知识管理, 估计明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并在1~2年后达80%以上。这是因为,知识经济和管理科学是互动的,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的。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模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要求企业管理有什么创新呢?或者说,企业应制定和实施什么的经济管理谋略,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下介绍西方发达国家(重点是美国)几种管理上的创新。
突出全球化的“现代意识管理”。在知识经济竞争到来时,知名企业深感经营管理正面临一场巨变,而“现代意识管理”是经济变革的先行条件和根本保证。过去,西方企业对员工要求重在富有进取精神,注意发挥创造性,以及个人适应变化的能力等等。从知识经济要求分析,美国企业认识到以上思想意识远远不够。近年来,他们突出了国际化、知识化等现代思想意识,实施“现代意识管理工程”。一方面对广大员工进行现代意识和现代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加强“现代意识型”人才的开发和运用,以改善人才的结构,带动现代意识管理水平的提高。
突出知识化的“智力资本管理”。知识是唯一在使用过程中不被消耗,可以通过创新而不断增值,能为全社会共享的资源。基于这样的认识,西方企业不断增加企业员工的知识面,扩大其掌握的知识量,提高知识和技术才能,并纷纷将“智力资本”列入发展计划,以追求知识资本对企业带来的巨大效益。比如,摩托罗拉公司每年用于职工培训的开支超过10亿美元。
突出网络化的“模块组织管理”。知识经济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使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从过去的“大块”结构变成“模块”结构,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西方一些企业已将过去组建的紧密型超大企业集团和大公司改建成许多“模块式”企业群,从而使企业既有“航空母舰”的抗风浪优势,又有分散独立经营的“快掉头”能力。比如杜邦公司将原有5 个公司业务部门外加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部门划分成20个规模较小的业务部门,公司最高管理人员直接与20个业务部门经理打交道,减少中间环节,20个部门经理对本部门生产经营独立负责,灵活运作于市场,及时作出应变决策,很快提高了经营水平和实力。
突出产销一体化的“生态营销管理”。生产者与消费者、流通者成为一体,是知识经济带来的产销一体化新格局。西方企业为了适应这一新变化,将生产经销过程视作生态循环系统,将客户、供应商、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他相互配合生产商品与服务方面组成的群体进行有效管理,与生态系统一样,各方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相互促进与依存。“生态营销管理”还为美国大公司之间建成桥梁,纷纷联手组织,互将对方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实行大企业之间的联合、渗透、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企业经营收益大增。
突出创新化的“技术开发管理”。知识经济是世界进入一个信息传递高速化、商业竞争全球化、科技发展高新化时代的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出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西方企业深知创新化是企业“技术开发管理”的关键,是把握未来的动力。比如微软公司将“不断淘汰自己产品”作为公司口号,也是成功的秘诀之一。
突出竞争化的“人才激励管理”。在企业诸多管理中,最终都通向对人的管理。因此,西方企业根据知识经济竞争化要求,突出“人才激励管理”,从而把开发人才放到企业生存至关重要的位置。首先,在企业管理层中普遍设立了“知识主管”或“智力资本主管”职位,以快速收集和处理、保存大量知识,加强人才的管理与使用。其次,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其中包括“终身教育”、人才破格提拔任用制度等。第三,改进分配和鼓励制度,以更加倾向于人才效益的发展。比如美国科用公司对每年挑选出的200名未来领导人奖给2.5万美元的公司股票,7 年后划归个人,以激励有为人才奋力创新。提倡激发个人潜能,让每个人都背负“发动机”,打破学历,资历界限,更重视实际能力是美国企业人才管理的特色。
我国企业的管理变革
第一,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管理思想虽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但它继承了当代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人本管理或知识管理的核心都是要创建一种机制和氛围,使企业员工的创造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并形成一种集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寻求一种激励机制,既不同于以往的精神激励(赞赏、表彰、荣誉等)也不同于一般物质激励,而是赋予更大的权力和责任,使被管理者意识到自己也是企业的主角,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
第二,建立能够为企业员工进行交流的设施和环境,要逐步做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手段和设施的电脑化、网络化。我国现在每年有数百万台电脑被安装到企事单位,国家及许多部门都启动了各项信息网工程。这一事例表明,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同时,由于人力成本快速上涨及电脑价格大幅度降低的双重经济驱动,使得中国企业及其管理能够在与发达国家并不太大的差距下,逐步跨入电脑网络时代。
第三,要重视企业结构和领导方面的转变。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严格按照刚性管理的要求设计,等级森严、缺乏沟通。而知识管理是要求减少中层管理层,把垂直的管理变为水平管理,加强决策层与员工的对话与交流,这正如《福布斯》杂志所说,“在这种新的环境里,公司内部和公司即竞争对手之间进行合作将成为常事……跨学科和跨地点的协作小组将变得更加普遍。逐级汇报的等级制度也将被淘汰”。此外,对领导的决策要求透明、公平、民主化,《哈佛管理》杂志提出,要笼络员工的心,公平、透明的决策过程比加薪更有效。
第四,加强全员的职业培训。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强调每一个员工----知识创造者的价值和作用。从领导者到普通工人,都存在着提高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问题。提倡、鼓励、促进形成企业成员的学习、创新欲望,将员工个人知识转变为企业知识,从而建立企业属于自己的智力优势,最终使企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知识的积累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