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中国知识管理这些年

2017-04-09 14:29

中国知识管理这些年
         以下内容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在“2013中国知识管理论坛”上主题分享《中国知识管理15年》的重点摘要。
         知识管理实际上源于人类知识传递和利用的一种自然的行为,上个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成为一个热门的话语或者是说一种新的概念,但是在之前是这样,知识分享,知识管理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一种传递和利用的自然的行为。
在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发表了一篇研究报告,这份报告是宣布了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合工业时代之后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所以从世界方面来说,人们谈知识经济,或者是说知识管理,大多数是以1996年为标志,尽管知识管理的概念,现在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说1989年出现的,有的说 1990年,1991年等等,不管怎么样,在1996年的时候,世界经济组织,他们经过各国的经济发展研究,认为世界范围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出现。
      作为我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要晚两年,当然这个晚两年是指官方的,因为在1996年以后,我们看到两院的院士他们不断的向国家提建议,中国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要实施中国知识产权战略, 1997年,或者是1998年和美国的工程师协会的会长,当时到中国来发起这个运动。当时签了全球大概100多个科学家,华人科学家联名在我们的两会上提交了一个议案。
          到1998年官方对知识经济开始表态,这里面是1998年5月4号北京大学的百年庆典上,江泽民有一个讲话。后来是大概11号, 高新技术国际展中胡锦涛也提到了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所以对于中国而言我们一般是以1998年作为知识经济或者是知识管理的起点。这一年开始我国在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全面启动,至今10几年,历经了从概念,理论的引进到我们的探索,然后反思,再到深入的过程。
          就是说10几年来我国的知识管理发展的历程,这个历程因为时间很短,当时在梳理的时候,确实因为对文献现在阅读有很多实际工作的情况,我们还没有更多的材料。所以大体上第一个阶段是概念的引入。这个概念的引入大概1998年到2000年,有两到三年的时间。1998年开始引进知识管理概念,到1999年底,实际上1998年开始我们已经看到国内翻译的一些著作。政府也开始重视知识管理这样一个概念,这一阶段学术界开展了对知识管理和相近概念的讨论,对知识管理概念的解析和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模式等等的研究。那么在1998年以后实际上一个是我们国内的一些研究知识管理的书籍开始出现,现在看到王德路先生写的《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 这是目前国内最早一本系统阐述知识管理的一本专著,这是第一个阶段。
        像联想最早是2003年成立知识管理部,包括还有像首都机场公司,新华信估计也是,还有一些企业,看到的研究成果是在2003年比较多的中国的企业开始探索了。最近也发现了一些,还有一些公司在2001年就开始探索了,或者是说更早,2001年神州数码已经实施 知识管理了。大体上第二个阶段是理论、技术和实践的探索阶段。 200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部开始鼓励和支持了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的研究。在这个之前比较少。目前在全国知识管理研究的项目,基金的支持中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是最多的,说明科学家,或者是说自然科学领域他们对知识管理非常的重视。
不断的有一些企业开始进行了一些探索。理论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一下知识发现,知识链、知识挖掘,学习性组织的研究等等,智力资本。实践方面国内有一些领头羊像神州数码,联想等等早期做知识管理的,他们开始导入知识管理的实践。
        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之后,这个2008年之后从文献上也发现一会儿说到到2008年从我们理论研究角度到了一个高峰,这几年开始研究的,发表的论文开始下降。2008年以后我们国家的第一批做知识管理企业开始有了一些经验,很多的企业到2008年开始做二期的知识管理。有几个一期之后,很多企业发现以系统,以技术系统导入的模式,他们觉得不是最有效方式。因为大多数在一期的很多是进了,上了系统,但是和组织的业务流程的融合够不够,这是一个。所以二期中间特别强调和业务流程的融合。
       在一期中间比较多的使用的知识管理工具,像知识库,知识地图等等的方式,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方式。所以2008年以后随着互联网的技术的发展,大家提到最多的是WEP2.0之后导致了知识分享方式的变化。所以2008年以后的二期随着很多的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中间更多的会探讨交互式的这种知识管理。就是说一个是体现了一个业务流程的融合,第二个是交互式的。
第三个阶段这一时期有我们在反思中的特点。大家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十年中间,很多从美国或者是其他国家引入的概念或者是说模仿西方的知识管理。但是后来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所以2008年以后提倡应该要做中国的知识管理,所以这几年中间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管理的实践的经验以后,大家觉得我们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说根据中国企业文化的特点来做中国的知识管理,所以说2008年以后大家更加的务实。   
第二个就是根据文献的分析想做一下我国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特点。主要是研究方面呈现的特点,1998年开始,一年十几篇,几 十篇的论文,2007年,2008年是高点,2009年开始下降,今年的数据没有完全统计,但是只有五百多篇的论文,从最高的一千篇下降。这个现象当然我们可以下一步再做一些研究,理论界叫做大浪淘沙,有的人过去就是说做概念,做了之后发现他对这个领域不感兴趣就开始不发表论文了。但是实际上我们会发现这个研究和我们实际上呈现一个背离的情况,1998年以后很多人会有发言权。做知识管理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你会发现为什么研究的学术论文下降了。这个现象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那么,出现了一个背离,从知识管理论坛的报名的情况就发现实际上在2004年我们第一届论坛那个是非常小也就是二十多个人。大家坐在一起基本上是大眼看小眼,很多人没有做过知识管理,我们怎么做,谁也没有经验,但是到了去年和前年的时候,我们的论坛报名都很火爆,接近两百人,那么表明现在很多的企业在做知识管理。而且从人才需求的市场里边也发现了对知识管理人才的需求已经出现,包括CKO的需求,知识管理钻研等等。
        目前15年中间武汉大学就知识管理发表论文是最多的。我们中国人民大学是在这个位置,那么也就是说看到像华南理工、哈尔滨工程大学、浙江大 学、南京大学,我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学校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比较多。这是我们发现的第二个。第三个是关于研究主题,研究主题现在非常多。知识管理本身系统,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管理,显性知识,企业文化,核心优势, 企业竞争力,知识创新等等,组织学习知识转移等等的词频就比较高。也表明实际上我们的研究集中在这样的一些主题。
    第四个从刊物的信息量集中体现了一种马太效应。从目前的排名前20家刊物中可以看到图形类的占到了50%,科技管理类占25%。像情报杂志,图书情报工作等等排在前20位的刊物。
    再一个从各种基金的支持,有的论文的发表是比如说某一个项目来支持的,所以这里边我们大概梳理了一下国家自科基金是遥遥领先368篇,社科基金是173, 这是最大的两块,最后是国家高技术发展研究计划,高校博士点的基金,软科学,河南省也比较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我们也看到了像后来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 科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也是10篇,我做的主题也是管理,是新世纪人才。
    第三个方面是15年来我国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研究的角度,从实践的角度上在的可能我们还会分享,大家会讨论。第一个研究主题结构有一些失衡,这个失衡表现在以高校,科研院所,研究中心为主,企业界从事知识管理的人发表的论文比较少。这是非常明显的,高校占了79.66%,这可能跟国家的情况可能比较,跟国外的情况可能不完全一样。在国外可能很多大学老师不仅仅是老师,在很多的外边承担了很多的企业的其他的一些职务,或者是说从企业里面干了一段时间又到高校,高校干了一段时间又到企业,理论和实践的流动比较好,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现在中国的体制上是有问题的。
        在研究主体的知识结构方面,在中国呈现一个特点,就是以图形岛,信息管理占最大多数,大概占了40%多。第二个方面的研究的主体或者是说主要是企业的管理,就是说商学院的一些这样的一些老师,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到美国后会发现,我们没有做专门的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者是商学院。
       第二个是“炒概念”的现象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表现在知识管理似乎是一个标签。知识管理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是容易被研究者做一种标签,很多人觉得什么热就贴什么标签。所以说我们看到很多的基于什么知识管理的什么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什么什么研究等等。在中国还是存在的。只不过现在贴这些标签研究的人从2008年以后估计退出了这个领域,这个并不一定退出是一件坏事,可能是一件好事,留下的可能是真正要做研究的。
        第三个是研究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大多数是以定性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不充分。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我们中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还不够丰富。就是说没有提供大量的案例的材料。所以当再过几年之后估计我们的研究成果更具实用性,因为我们有很多的自己的研究。因为做案例研究,很多做国外的研究,纯粹是纯粹的案例研究,就是搜索,中国本土的案例比较少。
       最后一点对未来的知识管理研究做一些展望。用泡沫可能不太准确,但能表达2008年到了一个研究高点。接下来我们的研究可能会回归理性,不在“炒概念”,更多的是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更加趋于实用和理性。
       第二个方面是未来的研究可能会逐渐的结合国家战略和社会转型的一些需求的热点。包括像我们创新型社会,企业创新,技术创新,知识创新,还有知识经济学,国家战略学新兴产业的发展等等,可能未来在政府知识管理领域会掀起一个热点。政府知识管理更加的重要。如果说一个政府知识管理做得好, 他是惠及民生。
       第三个方面是有关中国企业的案例研究将会逐步的增加。慢慢可能会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一些知识管理的一些理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