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实践
认知处于无共识的混沌状态
知识管理的概念一提出就引起了图书馆学界、信息情报界、管理学界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引起企业家的高度兴趣,并试图在企业组织中引入
知识管理实践。但是,作为 一个与信息管理、信息行为管理严重纠结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上仍然存在困难。这些困难部分来源于对于知识的认识。因为我们很难给知识一个可操作性的定义。这 也使得人们对
知识管理的认知产生困惑。根据中国
知识管理中心网站的调查数据,人们对于知识管理的认知还处在混沌状态,没有达成一种共识。大家在谈论知识管 理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是自说自话或者鸡同鸭讲。
知识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种管理思想,或者说一种理念。如果要清晰地讲出它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大家的认知还是混乱的。赛迪集团所作的 “CIO知识管理认知调查”和“
知识管理专题讨论”,为这一结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调查结论显示,企业经理人员(CIO)对
知识管理的理解呈现混乱状态,主要认知集中于企业文化、知识资本、IT工具、创新管理和实践经验的分享。认为是企业文化和知识资本的答卷占据了三分之一;认为是IT工具、创新管理和实践经验分享的答卷均匀分布各为12%,总计三分之一多。所占比例最高者为知识型的企业文化,为19%,其他依次为14%、12%、12%、12%。数据集中特征不明显,说明大家对
知识管理的认知还处于相对混沌状态,没有一个共识。
这种情况反映了人们对
知识管理这个概念的诠释存在差异,并且比较分散。人们在谈论
知识管理时具象化地指向各自认同的外延,这些外延的差异比较大,甚至完全分属于不同类别,如文化、资本和工具。因此,人们在谈论
知识管理的时候,多数情况是自说自话或者鸡同鸭讲。
实践还处于萌芽初发阶段
虽然不能排除在
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着卓越的实践案例,肯定也存在很多执着的探索,但是作为一种社会性实践,仍然处于萌芽阶段。
一般认为,信息管理、文档管理都是
知识管理的低级阶段。如果能够把知识纪录——沉淀,进而整理可资组织成员利用——分享,这已经相当困难。而能达到这个阶 段,也只是达到了文档管理和信息管理阶段,距离理想的
知识管理还很遥远。问题是,目前的大多数企业文档管理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有形的文档、具体的信息 (有具体的媒介载体和记录特征)尚且管理不好,遑论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经验、心得,以及物化与业务流程和商务运转中的诀窍(KNOW—HOW)、惯例。
赛迪调查的结论很能说明问题,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所在机构对
知识管理的实践尚在萌芽和启动阶段,三分之一的企业暂时还没有实施
知识管理的计划。总共80%的被调查企业或其他组织没有启动知识管理项目或者只是个萌芽阶段。而有趣的是除了正在进行战略规划的6%的企业之外,还有14%的被调查企业已经在建立
知识管理系统,甚至进行了推广,达到了管理制度化。对于这个结论,我不敢妄下评语。但是有一个可以参照的个案:最近,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在进行2007年 度优秀软件评审过程中,参加申报的有一款办公软件,在对其创新点进行叙述时讲到,在其软件中加入了
知识管理系统。专家评委们对此创新点的实质内容进行分析 后一致认为不能构成实质性的改进。特别是对
知识管理系统这种产品形态和它的功能符合性表示了怀疑。赛迪调查的分析中也承认,知识管理项目常常以失败告终, 多数是情绪高涨地投入实施,却屡遭挫折,最终不了了之。
到底在管理什么、又能管理什么
一般而言,
知识管理就是把员工个人知识转变成组织知识,然后又从不断扩大的组织知识库增加个人知识,在知识转移的循环往复中,使知识得到充分的应用,为组织 和个人提供创新的动力和知识附加值。说起来简单,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管理?一般说来,人们无法衡量的东西是无法管理的。因为无法衡量就无法发现和 抽取其特征,从而连分类都做不到,怎么能管理呢?在
知识管理上面我们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知识的具体形态是什么?或者说,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媒介和载体来管 理知识。调查表明,在具体实践中,对知识管理认同度最高的是“行政办公文档”和“知识文档管理”,认同度分别达到28%和21%,这说明有一半的人认为
知识管理的具体形态是文档管理。而企业的具体实践也证明和支持这种认知。许多企业的实践都带有浓重的办公自动化色彩,说明信息共享和协同沟通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功能。前几年IDC也曾在全球进行过知识管理的应用实践调查。调查显示知识管理最主要的四个应用分别是:“内部协作管理”、“最佳实践管理”,、E-learning(电子化学习)、“客户知识管理”和“项目知识管理”。所有结果似乎都在诉说这样一个猜测:知识管理真正能够实践的只是文档管理和沟通协作过程管理。借助信息(文档)和沟通协作过程的管理间接地实现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系统还在五里雾中
受计算机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系统大行其道。
知识管理也称系统,即所谓的
知识管理系统(KMS)。其实,
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知识管理专家、
知识管理系统软件厂商、用户心目中的“知识管理系统”概念并不统一,有时差异大到一个小的应用工具和一套IT支撑下的工作体系的区别。知识管理专家们对
知识管理系统的认识分为两派,一派是技术与工具观,另一派是系统观。T. H. Davenport and L. Prusak认为
知识管理系统是经设计和开发的为组织的决策者、用户提供决策和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知识的一种系统。Peter H. Gray认为,“知识管理系统是一种集中于创造、聚集、组织和传播一个组织知识的信息系统。知识库和知识地图是
知识管理系统的两种常见类型。”
专家的定义和软件厂商的实际产品定义可就大相径庭了。各家IT系统和软件厂商对知识管理系统的定义和说法是五花八门,从IBM、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国际厂商到国内三五个人搭成的草台班子,都在“制造和开发”自己定义的知识管理系统。OA、文档管理、内容管理、数字图书馆、远程电子学习(E-Learning)等 系统都在厂商的定义和宣扬之下披上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外衣。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制造型企业与研发型的企业眼中的知识管理系统一定不同,而一个初创型的公 司需要的知识管理系统与一家具有一定规模和信息化基础的公司的需求差别也一定很大。
知识管理系统到底是一类软件,还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还是一个 工作支撑体系?如果是一个体系,那必然就包括意识、制度、流程、平台、工具、评估、控制等架构因素。
正如调研的结论所揭示的,许多企业对
知识管理并没有全面、客观的认知,而软件厂商又存在着利益驱动,造成需求方和知识管理软件系统厂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知 识管理软件和系统厂商的“忽悠”,把企业知识管理负责人搞得如坠五里雾中。各家软件厂商说得头头是道,听起来都很有道理,甚至还高深,有时候说得他们自己 都信了,反而忘了去追求软件系统本身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了。假如知识管理是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或者像有的人认识大那样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无论是知 识管理咨询专家,还是
知识管理软件厂商,都需要认真地考虑在企业中落地的“跑道”在哪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