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17:01
一、协同商务的定义
IBM的“网络先生”Mr. Patrick曾就电子商务提出“3C”论,即内容(Content)、商务交易(Commeree)和协同(Collaboration)。而协同(Collaboration)就是指不同时空的企业利用网格进行协调同步地工作。
所谓协同商务是强调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产品交货、财务处理、甚至是最后的成效评估等,都通过电子集市使交易各方能够同步作业。它被认为是电子集市发展的第三阶段,超越了第一阶段由中立第三者主导的电子集市、以及第二阶段是产业中既有领导厂商相互结盟的电子集市的功能特质。可以说,到了协同商务阶段,电子集市才会真正成为电子化的信息枢纽,同步处理供应链和需求链,提供买卖双方增值的、专业的中介平台。协同商务意味着不仅要将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而且要外延将企业的合作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甚至终端客户联系起来,统一计划和数据模式,形成动态联盟与协调同步。所有商务成员在统一规划的运作下,进行产品的协同开发、物料的协同采购、生产、分销和交付。商务成员尤其是企业的信息共享及业务协作,特别是信息处理并行化和信息链紧密耦合化,从而达成互动、公平、双赢的局面。
协同商务的“协同”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 信息协同
采购方与供应方共享信息,采购方将其库存情况和所需产品的要求等信息传递给供应方。使供应方对其上游企业有很好的可视性,提高交货的准确性和速度;供应方也将有关自己产品的信息与采购方分享、加强双方的沟通信赖。
2. 产品生产协同
在整个动态联盟进行统一规划和生产时,需要供应商的协同,通过信息反馈在供应商之间促进质量改善和质量保证。
3. 产品设计协同
客户或企业科研部门设计个性化产品的同时,将设计信息及时与供应商共享,令供应商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更好地满足自身需要。
4. 采购协同
企业将近期的采购计划定期下达给商务链上的上游供应商,同时将采购订单下达给供应商;供应商可根据企业的采购计划和订单进行生产安排,并将执行情况及时上传。若确认不能完成采购订单,应迅速反馈给企业,使企业对之有明确的了解、及时调整生产计划或寻找其他方案。
5. 预测协同
通过ERP的延伸,可以从市场的变化推测出企业对产品的变化,并将变化通过采购平台传递给供应商。后者调整自己的备货计划,加强风险能力。
二、协同商务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
协同商务的出现,主要有两大背景:
1. 商业背景
商业背景中无论使用户还是企业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用户角度:由于可选择产品的不断增多,以及产品信息获取越来越容易,因为用户对于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对于产品性能、质量已经获取方式有着高要求,用户甚至希望能够参与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中来。
而对于企业而言,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必须转变企业追求的目标,不单单再是成本以及产品质量,而是要把顾客满意度放在第一位。因此,企业必须对于用户不断变动的小批量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最理想的状况当然是企业根据用户的需求寻找合作伙伴组成动态供应链,以强强联合的产品和服务在一个企业满意的成本上来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与此同时,对着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复杂性也不断提高。简单的一种产品,可能是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家公司产品的汇总,在这种环境下,企业一般集中于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培养竞争优势,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业务借助于外包展开,这样企业之间协调同步的效率和效益就显得格外重要。
2. 技术背景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引起商业背景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正是由于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才使得用户获取信息越来越容易,因而使得用户的要求不断提高。而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要求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十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这段时间,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信息技术解决了企业中一直在努力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库存、成本等的优化问题,而另一方面也赋予了企业新的能力,使得企业产生一些问题,使得企业产生一些在成本和效率上更优化的运作模式。
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变革,首先是对于企业内部,从最简单的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到诸如财务系统等一直到企业整个内部资源进行管理的ERP系统。随之迅速应用于企业间的活动,即所说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商务的电子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来对商务流程进行电子化,它使得企业可以凭借信息技术来对商务流程进行优化,帮助企业实现对于商务流程得一些原先没有能力实现得构想。另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的商务化,是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企业以新的能力,企业将这些前所未有的能力应用于自己的运营中,从而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激发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协调商务就是信息技术商务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之间的系统运作成为可能。所以现在很多研究机构将基于流程管理整合,反映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协同电子商务称为“第二代电子商务”。
在上述的商业背景和技术背景下,协同商务终于诞生了,它首次出现于Garter Group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Garter Group对于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作出了三个阶段的划分(如图1):
第一阶段,信息技术主要在单个企业内部运用;第二阶段,E—Commerce电子交易成为主流;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三阶段,企业界和IT界已寻求到一种较B2B(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更好的运作模式——协同商务。于是协同商务正式浮出水面。
自从协同商务概念的提出后,国外不少研究机构都对其应用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国IBM沃森研究中心描述了基于B2B电子商务平台、支持企业应用和交易伙伴系统集成的协同商务处理的设计框架,并与IBM软件公司联合开发了以传统产品的生产商、服务商和新产品的企业公司等为主、以描述其生命周期全过程为流程的虚拟企业的内部结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惠普实验室开发了在商务处理层支持企业之间分布式协同的P2P(Perl to Perl,对等计算)的过程管理CPM(Collaborative Process Management);德国埃森大学提出了在协同问题解决方案中技术和机制的分类及评估的框架,同时提出了用于商务应用的新型底部构造概念;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和亚利桑那州大学联合提出了使商务公文在Internet上灵活路由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公文的XRL(Extensible Routing Language)模型,并描述了各组织间交互的电子商务应用,讨论了支持该应用故作流的整体需求;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提出了运用动态评估手段来集成现有的基础技术,从而达到经济嵌入式企业资源管理;德国汉克信息中心建立了前瞻性的、基于外部信息资源集成协同的全球协议联盟的信息体系结构。
同时,很多软件供应商也纷纷退出协同商务软件。如IBM公司的WebSphere Portal,Oracle公司发布的Oracle Collaboration产品集,SAP公司的MySap.com协同商务解决方案,QAD公司的QAD协同商务解决方案等等。全球领先的协同商务应用软件供应商Intentia也于去年推出了MovexWorkplace,它完成了门户前端和后端的集成,为用户提供单一的个性化接入点,可以通过任何有线或无线设备访问。
国内的众多软件公司也都开始从开发财务软件向开发企业管理软件业务的转型,诸如用友公司的基于协同商务和集中管理的NC管理软件以及金蝶公司的K/3企业管理软件;浪潮通软公司的Prolution企业管理软件,还有象实达铭泰公司的EOL企业管理软件等等。而后又出现了以实现KPI为核心绩效管理的分知识管理、工作流管理、系统应用集成三阶段实现的汉普协同商务平台HAN@NET,以及整合知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资产产品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销售、库存和采购)、人力资源管理和工作流管理的泛微协同商务软件系统e-colory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