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知识管理:为企业创建一所大学

2017-04-09 16:23

知识管理:为企业创建一所大学

       知识管理能够为企业带来什么,可能很多人都能够滔滔不绝,但究其根本来说,知识管理带来的是人的成长,成长成了适合企业,能够使得企业发展的人才。
苹果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它利用企业知识建设成了大学,培养出了菲尔·席勒、艾迪·库埃、蒂姆·库克等等这些现在为人熟知,而且没有人不认为他们不是成功人的人才。然而他们相比于谷歌的用人标准,他们的起点不值一提。
        谷歌的创始人是两名当初还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读博的小伙子,他们择取了这样一种企业文化:只有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可以申请。
如果你毕业于常春藤院校,拿过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火箭科学家,并曾供职于麦肯锡(McKinsey)抑或是白宫,那么你才有机会在谷歌求职。但你先要做一份谷歌自己编制的IQ试题,因为它不认为其他IQ测试能测出谷歌要求雇员所具备的智商水准。
对于苹果公司的高层来说,他们又是如何。苹果公司的管理层一般不是斯坦福出身,他们没有拿到过罗德奖学金,上的是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或奥本大学(Auburn University)。他们也不太可能被测过智商。当初招聘他们的人,不管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还是别人,是怎么知道他们会别有一番成就的呢?其实他们也不知道某个人的未来,苹果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企业文化使得自己的员工能够提升。
       谷歌“只招顶尖人才”这一政策的结果,就是让公司内部精英济济。毫不奇怪,精英阶层往往有精英主义倾向,容易导致观念闭锁,过度自信和傲慢,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忽视外部威胁的迫近,或因处处自矜而导致人心背离。
       相比之下,苹果的非精英人士往往聪明但又谦逊。他们与其说是精英,倒不如说是聆听者学习者。
他们更倾向于自我怀疑。与遵循预科、常春藤盟校、罗德奖学金、麦肯锡直至谷歌的发展路线相比,不同寻常的职业生涯背景使他们得以用更具创造性的眼光放眼世界。
一旦将“只招聪明的人”落实为一项政策,你就走上了精英主义公司之路,哪怕你只是为了招聘最聪明的员工而已。
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早年受聘进入谷歌,参与创造了该公司如今所依赖的招聘政策。自从履任雅虎(Yahoo)CEO之后,她就试图在雅虎施行同样的政策。据报道, 面对新员工,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总是“你在哪儿上的大学”。
       据称她拒绝任用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担任雅虎编辑,就是因为帕特洛没有大学学历。这样的思维方式终将以失败告终。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那些十年前(当雅虎还有一些得意之处的时候)供职于雅虎的人,后来仍然大有作为。杰夫·韦纳(Jeff Weiner)如今运营着领英(LinedIn),苏·德克尔(Sue Decker)加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董事会,丹·罗森维格(Dan Rosensweig)运营着Chegg。
一位风险资本家曾经说过,他很愿意为自己投资组合中的公司聘用那个年代的前雅虎员工,因为他们见识过大起大落,而不是只坐过谷歌的成功火箭一飞冲天,这种单方面的经历会让人认为成功理所当然。
       简而言之,那个年代走过来的雅虎人聪明而又谦逊。
       我们的公司需要聪明人的参与,以将其推向新的高度,但我们也需要虚怀若谷、圆融无碍的聪明人。这些人的成长速度是不可估量的,其成长后,为企业带来的价值更加无法预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