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ILM理念的争夺(冯禹丁)

2004-02-25 19:54

 关于谁是集成电路的发明者有一段有趣的历史。1958年7月,没去休假的基尔比在德州仪器公司空荡荡的厂房里独自从事集成电路的研究工作,做出了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1959年2月6日,他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专利。由于审查过程的严格,直到5年之后的1964年6月,他的专利才得到批准。然而在得知基尔比发明集成电路的消息后,仙童公司的诺伊斯立即召开会议商量对策,在紧张的试制工作之后,1959年7月,诺伊斯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半导体器件-连线结构”专利。并于1961年4月抢在基尔比之前得到批准。

  1962年,德州仪器向美国专利上诉法院提起诉讼,控告仙童公司侵犯他们的专利。法院最后以诺伊斯的互连技术不同为由,判定不存在侵犯专利的问题。1966年,二人同获富兰克林学会巴兰丁奖章。这样,不论在技术上还是法律上,业界都承认了集成电路是一项“同时发明”。

  不要觉得基尔比很冤,让我们设想一下,即使没有诺伊斯,如果基尔比再晚一些发明集成电路的话,他也很可能不会享受集成电路发明者的荣誉—别的工程师也会马上用某个技术手段解决连接问题发明集成电路,因为在技术可能性上,集成电路的发明在当时已经呼之欲出,诺伊斯称它为“一件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必然的事”。

  这是早期信息产业发展史上发生的故事。到今天,信息产业趋于成熟,信息产业中的竞争也早已异化,底层技术研发上的竞争几乎没有了悬念,在其余很多领域,事实证明那些善于利用别人技术的公司往往能比技术的开拓者更能坐收市场的高额利润。技术竞争很多时候让位于产品竞争,更复杂的是,随着信息产业转向“服务经济”,产品竞争又有正在高度相关于理念竞争的倾向。不知从何时起,信息产业已成为一个“理念先行”的行业。而技术专利竞争之外,理念性知识产权的争夺也常见起来。

  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 )是去年以来存储领域突然热起来的一个理念。如果去参加今年以来跟存储有关的展会或发布会,你会发现EMC、HP、日立数据、StorageTek等几乎所有的专业或涉足存储的厂商都在讲“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然而很少有人去对ILM追根溯源。最近StorageTek站出来说,ILM并非“普通行业术语”,而是StorageTek最早独家提出的理念,StorageTek正在对“信息生命周期管理”申请商标保护。这席话立即引来一片非议,已“专门致力于ILM”的EMC认为StorageTek将“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这一术语注册商标的做法类似于将行业趋向申请注册商标,就像福特汽车公司尝试将“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注册商标一样可笑。刚刚宣布了ILM计划的惠普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这一说法早在1996年就有了。

  在近日“StorageTek存储科技服务公司” 成立的发布会上,有记者问起这件事情,StorageTek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at Martin无奈的摇头苦笑。Martin说,最早引入这个概念的的确是StorageTek,他本人在2002年一次会议上,首先提出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后来人们将数据换成了信息,信息生命周期管理便传遍存储界。有意思的是,虽然各家对ILM的定义大同小异,但在具体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上,最后还是落脚在自己已有的产品和服务上,或者把ILM作为题中应有之义归入到以前提出的整体理念中。言外之意是,我发明了一个瓶,结果被大家拿来盛了旧酒卖。这让人想起IBM曾发明了“电子商务”(e-business),并花费了3亿美元的推广费,但由于没有将其注册成商标,今天所有的公司都在用“电子商务”。

  一般这类分歧历史自有公论,如果说信息产业有时是需要理念来推动的,那么对于目前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整个存储业界来说,认同度这么高的一个理念如何成为引导整个行业发展的方向标才是更重要的问题。现在各家虽然都在谈ILM,但卖的产品和服务却不是那么求同存异,ILM也还是个刚刚起步的理念,比界定理念的提出者更激烈也更远程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此外,成熟的理念离不开成熟的市场,往往理念上的话语权也并不意味着市场上的得或失,3C融合炒了很久,也是公认的趋势,但“维纳斯计划”即使拿到今天也还是显得太超前,而IBM率先扛起服务的大旗却已收获了真金白银。 

互联网周刊2003/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