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2007-10-24 23:44

〔摘要〕 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实现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知识转移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其根本作用是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虽然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都是知识传播的特殊类型,但三者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知识传播 知识扩散 知识共享 概念研究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一个国家内部的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知识组织(包括知识企业)与非知识组织、知识阶层与非知识阶层等人类组织或个体之间的知识差距愈来愈大,如何通过知识转移等途径缩小并最终消除这种差距,从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发展成为许多国际组织关注的问题。具体到一个组织内部,由于同样存在知识的不平衡发展,如何通过知识转移缩小组织成员或组织部门之间的知识差距、实现组织整体发展,也成为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知识转移研究的相对滞后不能有效支持人类知识管理实践的需求,知识转移与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等相关概念的混淆也常常使知识管理实践者无所适从。为此,有必要对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1 知识转移概念研究综述

  人类的知识转移活动和实践古已有之,但系统研究知识转移并使之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是20世纪后期的事情。据本课题组所掌握的资料,知识转移的思想是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ce于1977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通过技术的国际转移能够帮助企业积累有价值的知识并促进技术扩散,从而缩小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1]。此后,知识转移迅速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并产生了以下关于知识转移概念的主要观点:

  ●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Szulansk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从知识的源单元到接受单元的信息传播过程,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始阶段,主要是识别可以满足对方要求的嵌入在情境之中的知识;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主要是双方建立起适合知识转移情境的渠道,源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接收单元的需要;第三阶段是调整阶段,主要是接受单元对转移的知识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境;第四阶段是整合阶段,主要是接受单元通过制度化,使转移知识成为自身知识的一部分[2]。

  ● 意大利知识管理学者Vito Albino等人提出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包括4个核心要素:①转移主体(actors)——知识转移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②转移情境(context)——从组织层面看,知识转移的组织情境可以分为两类,即组织内情境和组织外情境;③转移内容(content)——指被转移的数据、信息或知识内容;④转移媒介(media)——是用于转移数据和信息的任何一种方法[3]。

  ● 美国著名知识管理专家Davenport和Prusark认为,知识转移是把知识从知识源转移到组织其他人或部门的过程[4]。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认为,知识转移是专业知识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过程,通过知识转移,组织可以有效提高人力资源水平并进而获得竞争优势[5]。

  ● 美国华盛顿大学管理学教授南希·M·狄克逊在《共有知识——企业共享知识的方法》一书中从知识再利用角度把知识转移描述为:让存在于组织一个部门的知识应用到组织其他部门中的过程[6]。

  ● 美国知识管理学者Sue Newell等人认为,知识转移是对组织中个人或群体创造的知识的再利用过程[7]。

  ● 国内知识管理学者董小英从扩展知识价值的角度认为,知识转移是把实践证明有效的知识或技能应用到不同的环境中,以提高知识的产出和应用规模的过程[8]。

  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上述学者对知识转移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其中一些学者对知识转移的界定过于宽泛,无法区别于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共享等相关概念。当然,上述知识转移概念的共同点还是明显的,包括:①知识转移是知识从拥有者(知识源)到接受者的传播过程;②知识转移活动是在特定情境或环境中发生的;③知识转移有着特定的目的,但最终目的是使知识拥有者的知识成为知识接受者的知识,是缩小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共同发展。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实现知识从拥有者到接受者的传播,从而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过程。

2 知识转移的内涵探究

2.1知识转移是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

  知识转移具备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受传者等知识传播的所有要素,是一个典型的知识传播过程。对于“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目前尚无统一认识。1970年,美国丹佛大学教授Frank Dance通过对收集到的126个“传播”定义进行分析,把“传播”的本质属性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两个人之间的思想交流;二是在不考虑反馈情况下的信息传送[9]。美国传播学者马丁·迈耶进一步研究了“传播”的内涵,他认为,传播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传播的基本元素是传播者、信息内容、信息通道和受传者,传播可按其涉及人员的范围大小依此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4种类型[10]。我国学者倪延年更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传播,他认为,知识传播特指一部分社会成员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特定的知识传播媒体,向另一部分社会成员传播特定的知识信息内容,并期待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的社会活动过程[1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知识传播的基本特征:①知识传播涉及传播者和受传者两个个体或群体;②知识传播的内容是特定的知识信息,换言之,这些知识信息具有不对称性,能够满足受传者的知识信息需求;③知识传播需要借助语言或非语言媒介以及电子通信系统等传播渠道;④知识传播主要研究单向的交流(不考虑反馈),即从传播者到受传者的知识信息流动。对照前述知识转移概念,可以看出,知识转移具备所有这些特征。

  但知识转移又不完全等同于知识传播,它是一种特殊的知识传播过程,也可以说是知识传播的子集。知识转移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知识传播的受传者可以是确定的或不确定的,知识转移的受传者是确定的,知识转移的传播者对受传者的需求和条件等方面有足够的了解;②知识传播的内容可以由传播者确定或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共同确定,知识转移的内容则更多地是由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共同确定的,是根据受传者的需求或传播的效率与效果确定的;③知识传播是在开放环境或受控环境中进行的,知识转移主要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受控环境建设增加了传播的成本,但同时也提高了传播的效率与效果;④知识传播可以是单向的交流或双向的交流,知识转移则主要是双向交流,知识转移非常注重转移的反馈。譬如,无线广播是知识传播而不是知识转移,其受传者是不确定的,传播内容主要是由传播者确定的,传播过程是在开放环境中进行的,传播基本上属于单向交流;而本文2.4将要论述的“福特公司最佳经验复制系统”则是典型的知识转移过程,其受传者是确定的,传播内容主要是由传播者和受传者双方共同确定的,传播过程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传播属于双向交流。

2.2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

  受控环境是指知识拥有者、知识接受者、知识转移第三方的一方或几方共同设计的有利于知识快速有效转移的技术平台、组织体系和文化机制等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的总称。所谓知识转移的第三方,是指介于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以促进知识转移为己任的知识管理个体或组织,如咨询公司、知识经纪人和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部门等都属于知识转移的第三方。知识转移过程有时涉及第三方,第三方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充当策划、组织和控制的角色;有时则不然,知识转移是由知识拥有者和知识接受者直接控制的。

  受控环境是知识转移区别于知识传播的关键环节之一。具体到一个企业的知识转移,其受控环境由3个层面构成:①在受控环境的顶层,知识转移受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等要素的约束,这些要素构成了知识转移的文化控制环境;②在受控环境的中间层,知识转移受企业知识管理组织或团队的约束,这些要素构成了知识转移的组织控制环境;③在受控环境的底层,知识转移受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或网络的约束,这些要素构成了知识转移的物理控制环境。无论是文化控制、组织控制或物理控制,其主要目的都在于提高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使知识转移服务于企业的业务、管理和战略目标。

  受控环境还意味着对知识转移结果的控制。知识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不特别重视知识传播的反馈,表现为一种单向交流。而知识转移则非常强调知识受传者的需求和知识转移的结果,强调根据知识转移结果调整知识转移行为,强调建立在传播与反馈基础上的双向交流。在采用知识转移机制的企业,知识转移的结果往往与企业的绩效奖励有关,这种关联本身也体现了知识转移的受控特征,如福特公司内部各部门或工厂的知识转移成效就是其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2.3知识转移的根本目的是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并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在不同的企业,知识转移的目的表述都不尽一致,知识转移的目的可能涉及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增值等等。但深入分析可知,知识转移不能够直接实现这些目的,知识转移首先是通过组织内部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来实现上述目的的。事实上,知识转移发生的必要条件是知识转移双方存在着知识差距,李顺才等人借助流体力学概念,把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在知识不同维度上存在的客观差距称作“知识差势”,他们认为,个人之间的“知识差势”是由人类个体间不同的教育背景、成长经历、努力程度等因素造成的,而组织之间的“知识差势”主要是知识资源分布遵从“马太效应”的结果[12]。而知识转移的作用就是缩小这种知识差距,显著提升受传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速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增值。需要指出,知识转移的作用并不局限于此,由于知识转移过程涉及到转移双方的反馈与协调,知识拥有者在向接受者转移知识的同时也从受传者那里获得了新的知识,其知识水平也会有所提高。就此而言,知识转移所产生的是一种双赢结果,持续的知识转移能够有效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邓小平先生在设计改革开放的国策时曾经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战略,但具体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始终是各级领导面临的巨大挑战。诚然,实现共同富裕有多种方略,其中知识转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积极策略。深入分析,先富起来的人必然在致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与经验,通过把这些知识与经验有效地转移给尚未富裕起来的人,借以缩小先富与未富的知识差距,使尚未富裕起来的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具备实现富裕的知识条件,是一种“授人以渔”式的根本解决途径,是体现社会公平和进步的积极举措。

2.4知识转移案例:福特公司的“最佳经验复制系统”

  研究福特公司的知识转移实践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转移的内涵。福特公司的“最佳经验复制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工具,它源于福特汽车总装部门,该部门统辖37家工厂。“最佳经验复制系统”要求各工厂指定一个焦点人物,其主要任务包括:①负责每周通过内部网等方式收集最佳经验、以简洁而标准的报告方式输入系统并通过内部网转移给受传者;②每天浏览内部网上的最佳经验并逐一做出反应,在“记分卡”中选择和填写“已采用”、“调查中”、“以前用过”、“不适合”或“成本太高”等内容;③负责报告拟采用的最佳经验所需的成本和实际取得的效果。焦点人物一般都是工厂经理亲自任命的,多数是生产工程师。各工厂采用的最佳经验报告还要在工厂经理会议上进一步审阅。“最佳经验复制系统”定期公布37个工厂提供或采用的最佳经验的数量。无论提供还是采用最佳经验,对于每一个工厂来说都是一种激励[6]。

  福特公司“最佳经验复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转移系统,符合知识转移的所有特征:①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是非常明确的,从表面上看,各工厂的焦点人物是知识转移的主体,事实上,各工厂的管理者和工人才是真正的传播者和受传者;②知识转移的内容是经过选择的“最佳经验”,选择的标准之一就是“最佳经验”对受传者的适用性;③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焦点人物要采用简洁而标准的报告方式通过内部网转移“最佳经验”,要追踪和报道已采用的“最佳经验”的效果;④知识转移是双向交流,焦点人物要对其他工厂转移的“最佳经验”逐一做出反应。“最佳经验复制系统”是福特公司经过长期探索而总结出来的知识转移体系,与一般的知识传播相比,该系统能够更快地转移某个工厂形成的“最佳经验”,最有效地缩小各工厂之间的知识差距和实践差距,实现整个福特公司的共同均衡发展。

3 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

  研究特定概念及其涵义有两种根本途径:一是直接研究特定概念所指称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二是识别特定概念的相关概念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知识转移是目前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领域流行的概念,由于认知和习惯等种种原因,人们在使用中并不刻意区分知识转移及其相关概念(如知识传播、知识扩散与知识共享等),这种做法已经影响了知识管理实践的进展,同时也弱化了知识转移的效果。

  如前所述,知识转移不同于知识传播。人类个体之间或组织之间的所有知识传递活动都可以划归知识传播活动,但只有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结果导向的知识传播活动才可以称之为知识转移,就此而言,知识转移是知识传播的一个子集。但知识传播与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根据传播学研究者和知识传播研究者的定义,“传播”和“知识传播”的共同点之一就是“不考虑反馈”,其研究重点是单向传播;而知识转移则特别强调知识转移的反馈或结果,是一种近似的双向交流;就此而言,知识转移又可以算是知识传播的交集。当然,一个事物不可能同时成为另一个事物的子集和交集,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知识传播的内涵也是在不断变化,而重视知识传播的反馈就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譬如,北京交通台就在其受传者——出租车司机中发展了一批信息员,北京交通台和这些“信息员”彼此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广播的双向交流性质在此得以体现,大众传播“不考虑反馈”的历史也从此得以改变。

  知识转移不同于知识扩散。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传播学教授Everett M.Rogers认为,扩散(diffusion)是传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所交换的是包含着新思想的信息,其本质是通过交流信息,一个人把新思想传播至另一个或几个人[13]。创新经济学的创始人熊彼特(J.A.Schumpeter)在描述创新的扩散现象时谈到:当某项创新成功之后,社会上“就不仅重复做同样的事情,而且也在不同的方向上做‘类似的’事情”,“从而第一次的成功就往往产生一种蜂聚的现象”[14]。形象地说,“扩散”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中投入一块石头后所产生的层层波纹,在此,“石头的投入”(即创新)本身是原动力,只要具备了原动力,扩散能够形成一种自然的行为。与知识传播比较,知识扩散所传播的主要是新知识,传播方式以自然传播(如时尚知识的普及)为主,当然也不排除主动的传播(如技术推广),知识扩散可以算作知识传播的一个子集。与知识转移比较,知识扩散是一种自然的、缓慢的和单向的知识传播过程,而知识转移是在受控环境中进行的带有双向交流性质的、强调时效性的知识传播,彼此之间的区别不言而喻;但如果把知识转移放在更大的时空中考察,可以认为,知识扩散就是跨时空的知识转移,而知识转移可以近似地认为是浓缩的知识扩散。

  知识转移也不同于知识共享。美国密歇根州州立大学教授Kathryn认为知识共享是组织中的个人与其他人分享与组织相关的信息、想法、建议、经验的过程[15]。南希·M·狄克逊把知识共享解释为共同拥有在企业内部的共有知识[6]。我国学者魏江等人认为,知识共享是指员工个人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知识财富的过程[16]。结合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进行分析,知识共享可以有两种解释:广义的知识共享是指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的所有活动和过程,包括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但不限于这些活动和过程;狭义的知识共享则是指知识传播、知识扩散和知识转移等旨在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的活动与过程的结果。知识转移是一种知识共享活动,其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缩小人类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知识差距,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4 结论

  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人类知识的创新、扩散和传播速度,依赖传统的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等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实现快速扩展的需要。在此情况下,许多著名的跨国企业如美国GE公司和福特公司等启动了“标杆(benchmarking)管理”,目的是把组织内部某一部门形成的“最佳实践”快速转移到其他部门、把其他企业形成的“最佳实践”快速转移到企业内部,借以加强企业已有的竞争优势并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知识转移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然而,在知识转移实践快速发展的同时,知识转移理论研究却明显地滞后了,知识转移理论的滞后无法对知识转移实践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长此以往,势必造成知识转移理论与实践的“倒挂”,影响知识转移实践在更多企业的应用和普及,影响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为此,本文做了一些粗浅的概念层面的理论探讨,一方面期望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并共同把知识转移研究引向深入,另一方面期望对实施知识转移的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有所启发和助益。

参考文献:

1Teece D. Technology transfer by corporation multinational: 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logical know\|how. Economic Journal, 1977, 87(1): 242-261

2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2): 27-43

3Albino V, Garavelli A C, Schiuma G.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 Technovation Journal, 1998, 19(1): 53-63

4Davenport T H,Laurence P. 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 Boston(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5Hargreaves D.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he Learning Society. Paris: OECD/CERI, 2000

6[美]南希·M·狄克逊著,王书贵,沈群红译. 共有知识:企业知识共享的方法与案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7Newell S. Managing Knowledge Work. New York: Palgrave, 2002

8董晓英. KM六方面:吸纳 联盟 整合 转移 激励 创新.[2004-03-16]? http:// www.ctilz.com.cn/qyxxh/Default.htm

9Dance F. The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70, 20(2):210

10[美] 沃纳·赛佛林等著;郭镇之等译.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11倪延年. 知识传播学.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李顺才, 邹珊刚. 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4): 39-43

13Rogers E M.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3rd Edi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3

14[美]约瑟夫·熊彼特著,何畏等译. 经济发展理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15Bartol K M. Encouraging knowledge sharing: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reward systems. Journal of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al Studies, 2002, 9(l): 64-76

16魏江,王艳. 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研究.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l): 68-69

〔第一作者简介〕 谭大鹏,男,1972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发表论文2篇。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2ATQ003)研究成果之一。

 

返回


© Library & Information Service Press. 2000
©《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20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