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 10:03
政府知识管理的范围和难度远比企业的知识管理宽泛得多。政府知识管理最难实现的地方在于知识与公共事务的有机结合。相对来说,公共服务领域里的知识管理较为简单,因为其所使用的知识大都具有规律性,来源较为单一,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正反两方知识的争辩,也无需对多学科的知识进行归纳集成,只需对理论和经验知识进行可行性的鉴别与有效性的评价后进行再选择和再应用即可。
政府知识应用的最难点在于政策领域的知识运用。无论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执行,大都需要对多来源、多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整合,正反两方知识的辩驳也常常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中国的很多公共政策还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这反映了政策制定时所使用的知识仍旧收集不全面和整合不力的状态,在政策制定时未将很多处于碎片化的状态知识连通和整合,造成了不能产生全局知识的问题,导致政策方案片面化,最终导致所形成的公共政策在执行中常常因为未曾考虑到的因素而受阻。同时,公共政策在制定阶段未曾很好地采纳民意并获得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也导致公共政策执行受到部分民众的人为抵制。
因此,要想政府知识管理最终推动公共政策的改革,必须建立放缓公共政策的制定步伐,在制定一项公共政策之前进行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公共争辩,在集合政府部门最佳智慧的基础上,征集外界的智力支持,促进民众对政策的思考和参与度,在政策制定阶段更多参考公众的想法和观点,有选择地采纳群众智慧。对持反对意见的民众,要通过公共说理的方式说服他们,使他们信服地接受最终的政策选项。
当然,政策形成后,还需要采用政策营销的方法,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政策的各项条件和选项,通过各种宣讲和说服的方法减少政策执行的阻力,使得政策的执行力更强,改变当然很多政策流于形式的不良现状。
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随着多项信息管理系统的投入使用,政府显性知识的汇集与整理已经完成了相当多的部分。政府知识管理的难点在于隐性知识的利用与再生产。未曾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隐性知识通常是粘附于知识拥有者个人的,要想利用这些仍旧粘附于个人的隐性知识需要通过恰当的选拔和筛选机制找到这些人,并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使得他们愿意将他们的隐性知识与更多的人交流。
由于政府的责任在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运转而非个别组织的运转,因此政府知识管理意味着以知识为依托的更大范围的知识拥有者的选拔和调配使用。不同的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的知识整合的力度,范围和频次都是不同的,政府必须根据需要构建合理的知识选拔机制,选择临时借用或者短期租用的形式获得所需知识。对于一些棘手的短期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构建特定的机构将具有所需知识的人才集中到一起进行较长期的稳定的知识整合和知识协作,最终使得知识发挥应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