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通过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

2006-11-19 00:05


二十一世纪是个知识社会,也是个知识经济时代。目前国内外有关学习型组织的探讨,主要是以组织学习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练」中所提的五项修练为主要核心:


自我超越:实现心灵深处的热望

改善心智模式:新眼睛看世界

建立共同愿景:打造生命共同体

团队学习:激发群体智慧

系统思考:见树又见林艺术


第六项修练:知识管理


  组织在发展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除了五项修练之外,尚需探索其它必要的发展策略。而这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发展策略,即是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将知识管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第六项修练,既能促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且能促动组织变革知识管理的意义及其相关概念 (一)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经常被概括性的定义为创造、储存与运用知识以促进组织绩效的过程。基本上,知识管理是促使人们的内隐知识外显化的过程,以在组织中有效的运用知识的效能。


知识管理即是整个知识链的过程,涉及从知识的察觉到确认所需技能,乃至发展新技能、传播新技能以及新技能的应用与老旧技能的淘汰等而知识管理本质上对于整个组织各部分,如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知识的组织与应用以及使用知识的机会与障碍排除等均有其正面影响。易言之,善用知识管理将可促使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更具智能的组织

 (二)知识管理与组织智能

所谓组织智能系指能促进组织建立共同的愿景、革新过程、以及生存方向的所有智慧的汇集。组织智能涉及各种知识机能,而这亦涵盖了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 知识既已成为组织中最具价值的资产,而由于知识是一种复杂且无形的资产,因此,知识的管理自应与其它资源的管理有所不同。

信息转化为知识

鉴定与确认知识

获取知识

 │

组织知识

再获得与应用知识

 知识学习

│ 结合知识

│ 创造知识

│ 传播知识


(三)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


一九九六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发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报告,自此知识经济的理念广受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献探讨,更是在近几年间明显遽增。「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个术语的出现,显示了人类对于知识与科技在经济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充分的认知 。


  知识蕴含于人力资本与科技中,向来处于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具有前所未有的高度价值,而知识管理则是促进组织竞争力与永续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管理的阶段与步骤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 APQC)近年来积极致力于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曾明确指出知识管理是一种有意的策略,以促使合适的人适时的获得适当的知识,并协助人们分享信息以及展开行动增进组织效能(APQC, 2001)。

  知识管理是个复杂的过程,这种过程涉及以下步骤:搜集知识、组织知识、分享知识、调适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及确认知识,而此过程系一循环过程:

如何适当的建立知识管理系统,进而有效的管理知识,是当前各类组织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提瓦讷(Tiwana,2000)从实务观点出发,系统的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四个阶段与十个步骤,对于组织如何有效率的进行知识管理,提供确切可行的途径: 知识管理作为学习型组织的

第六项修练。


 (一)学习型组织的新思维:知识管理


  圣吉在一九九O年所出版的「第五项修练」中提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练现在正汇聚成一个包括许多重要技能的整体。他们使建立学习型组织成为一项有系统的工作,而非仅是一种偶然,并且在将来还会有其它的创作出来。

  圣吉在一九九四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练实践篇」中亦以「第六项修练:尚待挖掘的新领域」为标题,提出第六项修练的未来可能性。

  事实上,学习型组织的发展,涉及的层面广泛且复杂,若想纯粹经由五项修练达到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显然仍显不足。

  值此新世纪,组织常要面对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与变局,学习型组织的发展亦需要有新的思维与行动。而这种新的学习型组织发展策略即是「知识管理」。 (二)知识管理的策略知识管理成为一种明显的实务活动,毕竟是新近之事。知识管理并非仅具有一种特定的取向,各组织应依其组织结构与特性采取适当的知识管理策略

  知识管理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策略,第一种策略系为分类编码策略(codification strategy),此种策略主要系透过计算机的运用,将知识周密地编码与储存在数据库中,促使组织成员能取得并轻易地使用这些知识

  知识管理的第二种策略称为个人化策略(personalization strategy),此种策略强调,知识系与发展知识的人密切相结合,同时知识的分享主要系透过直接的人与人接触。在此种策略之中,计算机的主要用途乃在于协助人们传达知识,而非储存知识。

上述两种知识管理取向不会在学习型组织中同时采用,其主要策略与辅助策略的比例约为80%相对于20%。


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比较(一)

  不同的知识管理策略,需要不同的刺激机制以进行组织内的知识分享。在分类编码策略中,管理者需要发展出一种可以鼓舞组织成员写下他们所知之事,同时进一步将这些文件储存于电子数据库中。而组织成员对于知识资产的贡献与利用,应成为组织评估个人年度工作成效的一部份。

在个人化策略中,管理者则需要奖励组织成员直接与他人进行知识分享,而这种直接与组织伙伴知识分享的次数以及个人分享给其它成员的知识量,亦被视为个人的工作绩效之一。


两种知识管理策略的比较(二)

  知识管理系一种有生命力的运作机制,而信息科技在不同的知识管理策略中,亦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功能。以分类编码策略而言,相当类似于传统的图书馆,需要有能够储存大量文件的地方以及数据搜寻器的设置,以促使组织成员能够找到并利用其所需要的文件。

而在个人化策略中,信息科技基础建设,则远不如在前项策略中的重要,其最重要者乃是建立起一种制度,容许组织成员能够找寻到可以进行知识分享的伙伴。


知识管理对于发展学习型组织的启示

 一、组织决策必须因应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时代的来临 1.运用信息科技,建立系统化数据库,有效发展知识管理的环境 2.为组织成员提供充足的资源,以促进知识学习 3.畅通进修与学习管道,促使组织成员成为终生学习者 4.规划建立适合时宜的奖励制度

二、塑造适合组织的知识分享机制。知识管理最艰难的目标及其能发挥的最大贡献,在于促进知识更有效率的分享知识

知识分享策略不仅必须在不同的团体内搜集及传播信息,同时也必须建立一种机制,促使人人能时时从他人之处学习,而这需要组织成员的合作以及知识管理科技的运用,组织需要建立互信互赖的知识分享组织文化 。

三、组织应成为创造知识的组织哈格维斯(Hargreaves) 指出创造知识的学校的理想类型具有四个要项,此亦适用于一般组织:

  审计组织本身的专业工作知识

  管理创造新专业知识的过程

  确认组织所创造的专业知识之有效性

  传播所创造的专业知识

  创造知识的组织最明显的特点在于组织能够持续创造新知识,并且将之传播到整个组织层面中,进而应用于工作内容与情境

  在一个创造知识的组织中,人人都是知识工作者,人人也都是知识生产者与知识管理者 四、组织应有负责知识管理的专门人员

  知识管理人员须为组织规划知识管理系统 与制度,建立起组织知识的永续运作机制,促使组织知识的搜集、分类储存、分享扩散、以及创新与运用,使知识得以发挥最大效能

知识管理人员必须对组织本身的知识流动过程与组织的未来愿景有充分了解,对于知识与学习有较高的灵敏度与接受度,进而妥善规划组织所需要的知识并促进组织学习

五、建立组织的继续学习文化 继续学习文化(continuous learning culture)具有三项要素:

1.社会支持:激励与任何新技能、行为的获得及使用有关的活动

2.继续革新:组织能不断的努力以追求革新与进步

3.竞争力:组织透过成员高成就的表现在其领域中建立最佳形象 以知识与学习建构个人与组织的美好愿景 知识管理除了重视知识的高度运用外,更重视知识的变革与创新。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所有的组织都应成为学习型组织,而这种组织的形成,系以知识与学习为其基础,且需具备学习与知识管理的能力与实际行动。惟有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功能,将知识文化融入到组织文化中,组织方能转变成为知识化的学习型组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