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知识的转换与创造

2017-03-08 18:30

知识的转换与创造
在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里,Nonaka与H. Takeuchi主张组织本身无法创造知识,个人内隐的知识是组织知识创造的基础,组织必须动员个人层次所创造的内隐知识,并将其扩大,累积成为组织的知识。经过组织环境的设计与动员,产生知识创造螺旋,将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下即以Nonaka和H. Takeuchi的架构来探讨知识的转换与创造。
1.共同化(Socialization):经由经验分享,促进成员经验与心智模式的互动,达到创造内隐知识的过程,此种知识是属于共鸣的知识。
       (1)鼓励社团活动。实质地鼓励组织成员成立社团或参加组织外社团,以提高经验分享的意愿。
       (2)设立如茶水间的工作喘息空间。提供组织成员一个喘息空间,并改变在茶水间聊天就是偷懒的观念,因为往往一些珍贵的知识移转,就是在这种非正式的交流时空中完成的。
       (3)开立分享知识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冰箱理论」,由「核心知识」人物如主管,首先贡献自己的知识,在他们献宝后,组织其它成员即可以享用知识,从而知道享受知识的好处,如此,相对地,组织其它成员也会比较有意愿贡献自己的知识。
(4)提供知识交流时间与机会。于组织内,提供固定且正式的知识交流时间;于组织外,给与组织成员有机会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
2.外化(externaliation):利用适当的隐喻或模拟,将内隐知识转为外显知识的过程。此种知识是属于观念性知识。
 (1)将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如项目或产品,述之文字,并提供管道让其它成员参考。如IBM在评估员工晋升时,会要求成员贡献自己任内的成功经验,并述之电子文件至IBM的知识库里。
 (2)应用脑力激荡术。脑力激荡经由成员互相激荡与对抽象观念的联想,可以帮助我们对抽象观念的具体化。
3.结合(Combination):结合新创造的以及组织其它部门已有的知识,将观念以系统化方式结合为知识体系的过程。也就是将组织各部门之知识,透过分类、增加与结合来重新组合既有的知识,而透过将既有的知识加以分类,可以激发新知识的产生。此种知识是属于系统化知识。
 (1)文件管理。整合全公司各部门的文件,并重新加以分类。
 (2)建立良好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组织成员可以透过网络与数据库即取得其它部门的知识,而不需透过层层的节制。
4.内化(internalization):透过「边做边学」的方式,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此种知识是属于操作性知识。
 (1)给与员工因尝试创造而犯错的空间。如3M公司鼓励内部创新,并容忍员工因创新所犯的错误。
 (2)发展标准作业流程。
 (3)引进、移转外部知识。如近年来业界所流行的购买其它成功企业的经营Know-How。
 (4)建构「知识分布图」。所谓「知识分布图」,就是记录组织内具备某项知识或技能的权威人士位置所在,「知识分布图」可提供组织成员对知识核心者的分布的认识,使组织成员在需要某种知识或遇到某种问题时,可以找到请教与学习的对象,以进行标竿学习,取得必要的知识。
在进行知识的转换与创造之际,可以使用心智图( Mind Map )技术来协助我们进行知识管理。何谓心智图?心智图由Tony Buzan于1970年代首创,是以图解心像联想技巧开启人类左右脑力潜能的一种应用技巧,包括文字、影像、数字、逻辑、韵律、色彩以及特殊的观察方法。在外化时,我们可以利用Mind Map对色彩与图形的联想来帮助我们隐喻与模拟,使我们轻易的就可以表达不易表达的内隐知识;在结合时,我们可以对组织的知识体系,透过Mind Map的Brain Bloom 与Brain Flow联想法,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以激发新知识的联想与产生;在内化时,我们可以将我们所要表达的外显知识绘成一张Mind Map,简单而有趣的传达我们所要表达的知识,让阅读者可以很轻易的在学习中体会知识中所内隐的道理。此外,在效率方面,使用Mind Map技术,还可以提升知识移转的速度,如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将所有的飞机维修工作手册绘成一张25英呎的Mind Map,使得原本要花一年以上时间才消化的数据,现在只要短短几周就可习得维修技术。因此,使用Mind Map技术来协助进行知识管理,真的可以让我们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