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评价包括哪些过程
知识评价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入库评价。许多企业刚刚构建知识库时并不重视知识评价,往往 等到知识库里的垃圾知识泛滥成灾时,才考虑知识评价问题。这是一种“事后补救”的方式,其效果远远不如“事前预防”,即在向知识库存入知识时,就评价该知 识的价值。例如,某研究院刚刚建设知识库时,实行一种完全开放的政策,任何员工都可以随意地向知识库存入自己的文档。而且公司规定每位员工每月应向知识库 贡献一定数量的文档,超额完成者能获得超额的绩效分值。这样一来,很快知识库中就存储了大量的文档。但是,后来许多员工为了追求超额的绩效分值,故意向知 识库“灌水”,知识库变成了一个“水库”。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公司改变了政策,指定专职的知识库管理员对准备入库的文档进行一定的审查,防止明显没有价值 的文档进到知识库;而且定期对已存的文档重新审查,剔除已经失效的文档。
再如,IBM的
知识管理研究院专门负责将公司在
知识管理领域积累的经验及成果提供给其他公司。 早期时,该院就注意收集和保存咨询师的经验知识,为此它建立了知识库。但随着业务的扩大,以前那种“不予甄别,一概收录”的办法使得知识库变得难以维护。 为矫正这个失误,IBM创立了经验递交委员会,它由一组专家构成。这些专家轮流对这些递交上来的经验知识进行评估,择优录入知识库。
第二阶段定期评价。定期评价,是指公司每隔一段时间评价知识库中知识的价值,将过时的、失去价 值或价值较小的知识予以剔除。例如,在联想公司的知识库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组件、知识产品都要定义有效期,到了有效期系统就会自动弹出窗口提醒创建者,必须 在有效期内进行更新,使创建者能够动态地维护知识产品。
知识管理员也会及时删除无用的、过期作废的文档。再如,安德森咨询公司(Andersen Consulting)为了方便公司员工获得并利用公司最新和最有用的知识,选派各专业的专家定期对文档进行进行筛选,剔除重复和过时的内容,以确保其质 量、适应性和推广价值,并使有价值的珍贵资料容易为人们所查询。
采用入库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的二次评价过程,既根据前端控制原则,从源头保证了知识库的质量,又遵循了知识老化的规律,持续地保证了知识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