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4 11:50
一、IT治理的目标和模型
企业为了达到各种商业目标,就需要IT治理模型能够将信息资源与商业目标连接起来,商业目标从模型中获取信息,判断其目标达到的程度。信息流程管理与控制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接受商业目标提出的需求;同时信息流程获取信息来服务于企业商业目标。这一过程的实现如下图所示。
图2:IT治理的目标
IT治理模型为企业的IT治理提供指导。IT治理需要有能够把信息流程、信息标准和信息资源连接到企业战略和目标上去的结构,使系统的规划和组织、获取和实现、交付和支持、绩效监控以最优的方式一体化,使企业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的投入,并使利润最大化。
一个有效的IT治理模型需要能够回答以下五个层次的问题(Peter Weill),如下图3所示。
图3:IT治理五层次模型
另外,IT治理目标的实现的一个前提是,需要确定IT目标和业务目标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IT治理的目标,实现提升持续竞争优势的业务目标。
二、IT治理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英文是“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也翻译成“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公司治理”概念最早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这之前,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曾提出了“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的概念,可以说与公司治理的概念已相当接近。
公司治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公司治理解决的是因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它要处理的是公司股东与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问题。郑红亮(1998)认为,公司治理要处理的是公司资本供给者确保自己可以得到投资回报的方法问题。比如,资本所有者如何使管理者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回报返还给自己,他们怎样确定管理者没有侵吞他们所提供的资本或将其投资在不好的项目上,他们怎样来控制管理者,等等。张维迎(1996)认为,企业所有权安排和公司治理结构是同一个意思,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企业所有权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指,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和激励的问题(即委托代理问题)。杨瑞龙和周业安(1997)也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本质上就是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契约。
广义的公司治理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组织方式、控制机制、利益分配的一系列法律、机构、文化和制度安排,它界定的不仅仅是企业与其所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企业与其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所以,公司治理要解决的就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情况下,解决经营者和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从而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问题;第二,在股权分散的条件下,如何协调所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特别是保护中小投资者不被大股东侵犯的问题;第三,在股东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公司治理,驱动和调整IT治理。同时,IT能够提供关键的“输入”,形成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IT治理被认为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功能——IT影响企业的战略竞争机遇。IT治理体现“以组织战略目标为中心”的思想,通过合理配置IT资源创造价值。企业治理侧重于企业整体规划,IT治理侧重于企业中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
概括地说,公司治理和IT治理都是市场(含政府)规律的机制,是如何“管好管理者”的机制,其目标也是一致的:达到业务永续运营,并增加组织的长期获利机会。从本质上来说,把IT应用于管理变革的过程(IT治理)非常类似于在企业治理过程中形成和实施战略的过程。
IT治理在公司治理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其相应关系如下图4所示。
图4:公司治理和核心资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