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4 11:39
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汽车业加速发展的条件基本成熟
从需求角度看,“十五”规划要求交通运输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会对载货汽车的发展提出巨大的需求;同时,轿车逐步进入家庭消费,市场需求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研究表明,当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以后,轿车需求将进入快速增长期。200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07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1%,并保持平稳增长,已达到轿车进入家庭的起步阶段。从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看,目前汽车需求正处于快速增长的初期,其中家用轿车需求增长的前景十分广阔。考虑到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很大的现实,轿车需求的高增长期有可能提前到来,并为汽车工业发挥主导产业作用提供重要的市场支持。
从供给角度盾,中国冶金、石油、化工、机电、仪器仪表等的发展,已经为汽车工业大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公路网建设近年高速发展,也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十五”期间将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按照国家汽车工业“十五”规划,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为320万辆左右,其中轿车产量为110万辆左右,汽车工业增加值为13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左右,汽车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汽车产品出口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8%左右。2005年摩托车产量约为1300万辆,摩托车出口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的15%-20%。
(二)产业发展趋势
1、中国汽车业的第四次合资浪潮.
宝马将与华晨合资生产轿车,已得到政府的许诺;日产公司欲与东风合资,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韩国现代通过手下的起亚与悦达的合资项目,成功地与东风达成协议,合作生产轿车;而日本三菱公司也秘密行动,欲进入东南汽车项目。不光轿车,商务车也是合资的热点,重汽与沃尔沃正在协议,一汽与奔驰、东风与雷诺的合资已传出风声……
大众宣布:在中国增加投资17亿美元,全面更新车型;通用表示:要在中国建立第一家汽车信贷合资企业,成立第三家汽车合资企业;福特声明:抓住长安,做足经济型轿车,并在中国进行汽车信贷业务;雪铁龙�标致应诺:加强与东风的合作,向神龙富康追加投资6.3亿元人民币,每年推出一个新车型……
这第四次合并浪潮,更深更广更策略。更深,意味着国际汽车制造商合资的重点开始转移,不光重视生产领域,在逐步形成高中低档的产品系列的同时,还向市场销售环节和供应采购环节渗透。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品牌为中心转移。他们正准备运用其在全球的金融和租赁经验,在中国开创汽车消费信贷的新业务。通用、福特和大众都将在中国开展汽车信贷业务就是明证。更广,表明合资向更大范围铺开。中国汽车业的合资,基本上先从一汽、二汽和上汽这“三大”起步,然后向“三小”即天津汽车、广州汽车和长安汽车推进,等这些国家正规军的资源都用完了,外资便把目光对准了那些中小型地方汽车企业。东南汽车公司董事长凌玉章认为,在新的合资浪潮中,中小汽车公司更易受到外方青睐。原因是中小企业负担轻,决策程序快。其实,外方愿意与中小公司谈判,更主要的是看中它们拥有的轿车和客车生产目录,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壳资源”。更策略,表现在跨国公司已将中国完全纳入全球经济的生产体系中,把合资企业视为其全球战略的布置点,通过充分发掘中国市场的全球性价值,实现其全球竞争的战略目标。更策略,还表现在本土化上。现在,许多跨国公司由被动国产化走向主动本地化。发展配套产业,建立产业群,使相关配套产品集中生产;鼓动零部件供货商一同来华。
2、第四次合资浪潮给中国汽车带来的变革
汽车业的两种走向,一是区域化,类似中国的家电市场的演绎过程,中国汽车企业经过与国际品牌较量后,对生产、市场、技术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进步,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并在中国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开始出口发展中国家,在局部市场直接与跨国公司竞争。另一种是全球化,跨国制造商在华扩大其产品系列,通过各种方式取得控制权,在全系列产品和细分市场上占主导地位,带动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球营销网络,最后唯有跨国公司生存下来。
是区域化还是全球化?中国汽车的前景全看中国企业和管理者的志气和选择。对合资,中国人有着喜忧参半、说不清的情绪。喜,是因为通过合资,中国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并搭上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战车,与时俱进,与世界俱进;忧,是因为合资容易使企业丧失发展汽车的权利和能力。中国汽车老是走不出“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因为,在合资企业中,开发都在外方本部进行,中方的任何小改进都要经外方本部批准。中国几大汽车集团也都试过联合开发,花不少资金向外方本部派出许多设计技术人员,而本部总是严格保密。“引进合资”的确迅速提高了中国汽车制造能力,但却很难提高产品研究开发水平,使合资企业成为一种技术依赖型的企业,陷入了“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就越要依赖”的怪圈。
所以,合资不是中国汽车发展的惟一出路。盲目合资,会使国产品牌沦为附庸。中国必须要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通过创造自有知识的自主品牌,锻炼队伍,造就人才,使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创新���增长能力���再创新���进一步增长能力”的良性循环。因此,中国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高度重视国外汽车厂商的举动,制定出应对策略。
(三)市场需求与趋势
十五期间,中国将投入10个亿开发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已经被列为国家“十五”高科技攻关项目,同时被列为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在“九五”投入1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还要投入10亿元人民币, 来支持电动车前瞻性的技术开发,这还不包括原材料的研究、完整的燃料电池和其他动力源等基础性研究。
中国将重点发展售价8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私人轿车购买需求。“轿车重点发展排量1.3升以下,百公里油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售价8万元左右,符合国家安全、节能、排放法规及私人用车要求的经济型轿车。根据出租车相对集中、使用频繁的特点,发展绿色环保的出租用轿车。适度发展达到欧洲第二阶段、欧洲第三阶段排放控制水平的轿车柴油机、单燃料CNG和LPG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发展家庭轿车成为国内汽车界一致的呼声。为了扩大私人购车市场,鼓励轿车进入家庭,“规划”要求各方尽快出台全国统一的汽车消费政策,调整汽车消费税税率结构,降低税赋总水平;制定全国统一的涉及汽车购买、使用的各类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另外,国家有关部门将“研究制定降低经济型轿车的购置税、鼓励购买和使用经济型轿车的具体办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全国统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坚决取缔一些地方出台的地区保护政策等不合理规定,地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对使用符合技术法规要求的车型或排量作出限制。”
(一)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汽车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产品需求结构将发生较大变化,载货汽车需求量将增长,但市场份额将有所下降。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中国个人汽车保有量从1990年的81.6万辆增加到1999年的534万辆,年均增速为23.2%,远高于汽车保有量平均增长速度;个人汽车保有量占全国保有量的比重则从14.8%上升到36.8%,1998年以来,50%以上的汽车为个人购买。以城镇为中心,公款购买、公务使用的第一层次市场会逐步缩小,以企事业单位公款购置商务用车的第二消费层次市场需求会保持相对稳定或略有下降,以富裕阶层为中心,私人购买和使用的第三层次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将成为吸纳汽车增长量的主体,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国家实施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加强西部的公路及基础设施建设,将对汽车市场起到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尤其是对中重型货车、各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同时西部大开发将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增长,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进西部地区汽车市场的有效增长。
农村汽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90年代以来,农用车市场成长迅速。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乡村有8亿人口,占总人口的64%。目前乡村保有1700多万辆农用三轮车、四轮车和1000多万辆各式拖拉机、100多万辆各种汽车。“十五”期间国家实施城镇化战略,通过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将会促进汽车,尤其是轻、微型客货车需求的较大增长。
此外,用于国防建设的交通运输、指挥通讯、后勤保障等车辆的需求将有一定增长。
(二)市场需求预测
1.轿车。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的发展趋势,必将不断扩大轿车的购买群体,轿车将成为汽车需求增长的主力,轿车占汽车需求量的比例将稳步上升。轿车进入家庭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需求,而将是依次渐进的。中高级轿车将保持较稳定的需求,但市场占有率将有一定的下降,普通级轿车,尤其是经济型轿车将成为市场主导产品,品种将趋向多样化、个性化,市场占有率将逐年提高。
2.载货汽车。
交通状况的改善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促进载货汽车需求结构的变化,载货汽车向重型和轻微型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随着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燃油税的实施,重型汽车需求将会有显著增长,中型载货汽车的总需求量将有所萎缩,轻型货车市场需求将稳定增长。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轻微型货车将有较大市场需求。
3.客车。
西部大开发及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建设为公路客车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大中型客车仍将是中长途客运的主力车型,需求将逐步增长。随着假日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中高档客车需求将稳步增长。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道路的不断延伸,使城市公交运输愈加繁忙,大、中、轻型城市客车需求稳步增长。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将促进轻、微型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
“十五”汽车市场需求预测如下表。
2005年汽车保有量和需求量预测 单位:万辆
项目 总量 轿车 客车 货车
保有量 2465--2545 830--870 770--790 865--885
需求量 310--330 110--120 105--110 95--100
4.摩托车。
摩托车国内市场将呈现持续缓慢增长态势,市场竞争仍将十分激烈,竞争的焦点将逐渐由以价格为主转向质量、价格、品种(尤以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品牌、售后服务等方面。近年来,中国出口到东南亚、南美的摩托车数量快速增长,预示着上述市场将有一定的增长需求。到2005年,中国摩托车保有量将达到9500--10000万辆,当年需求量为1200--1300万辆。
(四)2002年汽车市场走向
第一,政府将出台更多有利汽车消费的政策,扩大内需。据了解,明年扩大内需的一个重点就是促进住房和汽车消费。
第二,为扩大内需,对内开放将会有明显的转变,国家将通过扩大内需来改善汽车的购买、使用环境,创造消费条件。
第三,所有国产车的竞争会比以往更加激烈,品牌竞争是竞争的热点之一。预计明年是国产汽车市场历史上最热闹的一年,无论是国内厂商还是国外厂商,都会推出更多的新品牌、新车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第四,广大消费者对具体的政策如税费政策性信息较难判断,特别是对降价预期比较高的情况下,消费者会通过买经济型车或二手车来过渡,因而明年是经济型轿车、二手车市场交易活跃的一年,二手车市场的活跃也意味着新车市场的进一步活跃。
第五,消费者对汽车市场和汽车消费都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2002年的某一时段或某一阶段,潜在的汽车消费会有所增加,更多的人会想往用汽车。加入WTO后,人们观念的更新,汽车文化的进步等会进一步活跃汽车市场。
第六,汽车信贷消费会稳步上升,采用新的消费方式买车的消费者会持续增加,而且增长速度更多地集中在家庭购车和私人用车上。随着外国金融业的进入,国内金融和保险业将进一步降低门槛,为汽车消费服务。
第七,明年是汽车服务业大发展的一年。要满足消费者需要,除了品牌和价格外,最重要的就是服务,明年将是广大汽车消费者真正成为上帝的一年。
第八,不管愿不愿意,汽车厂商都将面临“竞争战”,预计明年是汽车市场真正展开价格大战的一年。通过价格竞争,市场、消费群体、品牌都将被重组。
第九,由于购买力不足,明年在短时间内不会形成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第十,随着新品牌的增多,消费者对品牌的忠实度有所降低,会在更多的品牌中进行选择;预计明年品牌的售前消费群体培训会成为厂家和商家的一个重要工作。
第十一,从明年开始,汽车销售进入微利或薄利时期。经销商和厂家会更多地考虑用规范的、完善的、满意的售后服务来启动汽车消费。因此拼品牌、拼服务、拼实力会贯穿于整个汽车销售之中。
第十二,厂商之间的关系面临重要的考验。竞争使厂商要么结合得更好,要么实行新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