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农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2017-04-05 17:01

农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农业成就回顾

 

自1978年中国率先在农村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基本摆脱了短缺状况。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加到了目前的5亿吨以上,已经实现了总量大体平衡,丰年略有节余。

2、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制度,普遍实行了以农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经营体制和村民自治的社会体制。

3、基本上废除了由政府统一定价、实行国家计划收购、配给性销售的农产品流通体制,除粮食外,其余的农产品目前都已实行由市场定价、自主流通的体制。

4、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农村已有1.2亿劳动者在乡镇企业中就业,乡镇企业的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65%以上。

5、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978年仅为134元,到1999年已提高到2210元。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约2.5亿人,已减少到1999年的0.34亿人。

有关中国农业5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请参见有关统计资料之附表1�附表10。

 

(二)现状及问题分析

1、农产品供求关系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巨大的国家。1998年底全国的总人口为124810万人,而耕地的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即使在九十年代,中国也曾出现过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的局面。1994年中国的粮食供求关系紧张,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1995年的粮食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2079万吨。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担忧至少在近中期内是不必要的。由于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在加强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主要是宣布延长并长期稳定农民承包经营的土地,较大幅度地提高粮食的政府收购价格(1994年提高了40%,1996年又提高了42%),大力向农民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的栽培技术等,所以,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1995年粮食产量摆脱连续4年的徘徊,获得丰收。至今,中国已经连续5年获得了粮食好收成。可以说,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目前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地达到了5亿吨的水平。而从数量上看,这个供给能力已略大于目前中国的粮食消费总量。因此,在粮食生产连续5年获得好收成的背景下,当前中国粮食的社会库存量也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目前,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各类粮食库存达2.6�2.7亿吨,农民家庭余粮约达2.2�2.3亿吨,这两项存粮的合计为近5亿吨,即相当于1年的粮食总产量。由于粮食供给充足,因此自1996年夏季以来,中国的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达40多个月。

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主要是粮食供给的品种结构和质量水平适应不了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过剩和短缺并存的现象。这种供求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是当前中国粮食生产及整个农业生产所面临的新的矛盾,因为供给的品质满足不了需求,不仅在粮食而且在几乎所有的农产品上都存在,由此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的持续低迷,导致了农民增加收入的困难。中国的农业生产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单纯追求产量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保持总量稳定基础上更加讲究农产品品种、质量的时代已经到来。

城镇居民的口粮1998年为173.44斤,比1990年的261.44斤减少了33.7%,人均猪牛羊肉消费量1998年为38.44斤,其中猪肉31.76斤,分别比1990年减少了11.6%和14%。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对家禽、鲜蛋和水产品的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这表明,城镇居民今后对动物性食品的需求增长,将更多地转向饲料转化率更高的家禽、鲜蛋和水产品,这意味着城镇居民对粮食间接消费量(主要是饲料粮)的增长速度也将趋缓。

在今后的二、三十年中,中国有几个大的趋势是不可能改变的。一是总的人口还要继续增加,虽然增加的速度会逐步降低,但人口的基数越来越大,每年增加的绝对量还会相当大。二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不断提高,尤其是数量巨大的农民的生活在进入新世纪后会有一个质的变化。三是工业化、城镇化的步伐会加快,因此总体上耕地仍将是逐步减少的趋势。“人增、地减、消费水平提高”,这三个大趋势交织在一起,就会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形成两对矛盾。一个是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再一个是人均消费食品的数量可能减少,但质量却大大提高,实际上是需要有更多的粮食来转化和加工。因此,尽管当前存在粮食过剩的问题,但从中长期看,还是必须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而粮食生产能力是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耕地来作保障的。因此,中国必须始终保护好有限的耕地,始终注重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始终保持必要的粮食生产能力。

 

2、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问题

中国农村的非农产业,并不是一种从属于农业的副业性生产,它们中的绝大多数是与当地的农业和农村生活并无多少内在联系的纯粹的工业品的加工企业,并在过去的20年间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目前,在中国农村的乡镇企业不仅为1.2亿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每年所创造的增加值,已占到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8%,其中工业的增加值占到了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的47%。这种经济现象是由过去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不允许农村人口自主向城镇转移。而农村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的逐步减少,使农村出现了日渐沉重的就业压力。在人口无法转移,只能在农村就地创造新就业机会的背景下,出现了农民在本乡、本村创建乡镇企业的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主要农产品都纳入了国家实行计划收购的范围,农民的乡镇企业无法得到农产品作为乡镇企业的加工原料,这就又促成了乡镇企业大多是以加工工业品为主的生产结构。

乡镇企业在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高速增长,但进入九十年代后半期,一是由于国际、国内的整体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乡镇企业受到了越来越明显的需求制约。二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改革成功,以及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的迅速倔起,使乡镇企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而大多数在规模、技术和管理上不占优势的乡镇企业,显然难以适应这样的竞争,不少乡镇企业因此而衰退。三是由于过去体制所造成的乡镇企业在农村中布局高度分散的格局,使得乡镇企业越来越明显地受到远离市场、信息不灵、缺乏基础设施等问题的制约,使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自1997以来,乡镇企业不仅增长速度明显降低,而且其在农村就地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开始明显下降。与1996年相比,乡镇企业减少了约300万户,已有14%以上的乡镇企业倒闭或停业;在过去的三年中,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减少了1000万人以上,减少了近8%。

乡镇企业发展所面临的这些新的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表明乡镇企业自身必须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农业中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不可能仅仅依靠乡镇企业这样一种就地转移的模式便得到根本的解决。所以,中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当前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和进行重新选择的时期。选择的结果,不仅将对农村的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

 

3、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

当前中国的整体经济状况表明,无论是农业还是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都面临着日益明显的市场需求制约。不打破这种制约,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农民的收入将难以继续增长。而农村人口目前仍占中国总人口的69%左右,农村人口如果陷入收入增长的停滞,中国的国内市场就难以扩大,这又将对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构成巨大的制约。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正在逐年降低:1996年增长9%,1997年为4.6%,1998年为4.3%,而1999年仅为3.8%。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在近两年中已呈绝对额的减少,其中1998年人均比上年减少38元,1999年又比上年人均减少108元。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的不景气,农村人口的购买力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也呈下降的趋势。1999年在县和县以下市场实现的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足40%。近70%的总人口,只拥有不足40%的购买力,这不仅表明了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相对低下,更揭示了当前经济生活中消费需求不足、需求对生产制约严重的根本原因。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确实拥有着潜在的巨大市场:只要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增长问题,中国的国内市场确实有着成倍扩张的巨大潜力。

9亿多农村人口,仅仅依靠1.3亿公顷耕地难以实现收入持续增长的目标;而仅仅依靠在农村分散兴办乡镇企业这一种就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也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的充分就业和收入增长问题。因此,中国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只有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来减少农民的数量,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问题。

尽管目前中国国内各方面对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还是应该以发展小城镇为主仍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必须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这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不足31%,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约低1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确实具有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巨大潜力。但当前推进城镇化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的困难,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现行的城镇管理体制极不适应加快城镇化步伐的要求。事实上,目前已有7000�8000万农村人口处于离开自己的乡村,进入城镇就业的状态,但由于城镇管理体制的制约,他们基本上都难以转变自己的身份,在城镇中真正安居乐业。二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还远未完成,在改革过程中,还将有大批冗员失去现有的就业岗位,这将使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中的一大突出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也使得部分城市的管理者和城市居民对农村人口转移进城就业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乃至人为地设置体制性障碍。这些情况表明,一方面必须加快改革,如实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加快对统一、开放、有竞争的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加快对社会保障体制的完善等。另一方面,也必须对推进城镇化的具体步骤作正确的选择。在当前的情况下,实行以发展小城镇为主的策略,可能是避免和缓解各类社会矛盾的一种现实而理智的选择。

 

(三)政府的政策取向

 

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就依据对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变化的分析,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根据目前粮食库存和社会节余数量较大的事实,明确要求将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从1999年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结构调整是有进展的。粮、棉、糖这三大作物的面积,分别比上年减少了1200、1000和400多万亩;同时,油料和蔬菜面积分别扩大了1260和1500多万亩。除了种植面积上的调整外,粮食作物的品种结构也有调整。稻谷生产重点压缩了早稻,增加了优质稻;小麦重点是优化区域布局,增加生产优质专用麦;玉米生产调整的重点,是控制住东北的越区种植问题。

但从目前粮食阶段性过剩的实际情况看,这样的调整还不够,还有必要在近期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因此,在2000年初,中国政府又明确提出:实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是当前和整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从当前的粮食生产形势看,必须实行控制总量、提高质量的措施,否则库存消化不了,农民的粮食卖不出去或卖不了好价钱,粮食实际价格难以回升,对国家和农民都不利。但粮食问题不是孤立的,它是与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和整个国民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粮食生产的调整,也必须与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战略性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政府的政策意向来看,当前已明确提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

 

1、从总体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最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农产品供求中的数量矛盾缓解,品种和质量的矛盾开始突出。以粮食为例,年产5亿吨的粮食产量中,约有1亿吨左右是品质较差的品种(主要是南方的早籼稻和冬小麦、东北的玉米和春小麦等)。这些低品质的粮食生产出来,往往销售困难,造成大量积压,成为无效供给。因此,现实的出路,就在于通过优化品种来提高这些低品质的粮食的质量。当前粮食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为着力抓好粮食优化品种和提高质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个阶段,农产品的生产,从总体上看,应当是宁可少些,但要好些。养殖业的产品也一样,在新品种的培育和种养技术成熟之后,农产品的总体产量还会继续增长。因此,加快农产品优良品种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一大主要手段。

 

2、积极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

受农产品消费收入弹性低规律的影响,在人们的温饱需求基本满足后,初级农产品进一步扩大直接消费市场就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要扩大农产品的市场,必须着力于扩大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指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水平,是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畜产品的消费量,是国民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中国1998年的畜牧业生产总值,只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8.6%,加上渔业也只占农业生产总值的38.4%,应该说转化的水平还相当低。但过去由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足,养殖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很大的制约。现在粮食的供求关系宽松了,大力发展养殖业尤其是畜牧业的机会和条件成熟了。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更多的肉食蛋奶和水产品,既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规律,也是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的客观要求。从表面看,目前中国畜产品的市场似乎也处于饱和状态。但实际上潜力还很大。一是优质畜产品。畜牧业也有一个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和扩大市场的问题。二是奶类。目前的生产和消费量都还很低,人均的年占有量还不足7公斤。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奶类必将是居民食品消费中的一个新的热点。三是农村居民总体上对动物性食品的消费水平还很低,只相对于城镇居民消费量的一半左右。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必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动物性食品的消费市场。四是中国的养殖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中国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出口额一直保持在40亿美元左右,只要解决好有关的技术和政策问题,畜产品、水产品的出口将会有很大的潜力。农产品经过加工,不仅可以生产出多样化、高品质的各类消费品,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拓展农产品市场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3、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生产力的优化布局

在当前农产品供求关系比较宽松的条件下,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力的区域布局来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是现实可行的。优化农业的生产力区域布局,将着重抓好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郊区,只要有条件发展经济价值高的其他作物,就不必追求粮食的自给率,以扩大具有进口替代作用和供应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的生产。二是对过去迫于生存压力,毁林、毁草开荒和盲目围湖造田的地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使不适宜耕作的劣等土地逐步退出农业生产,既促使农产品在总量上尽快恢复供求平衡,又着眼于长远,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农业和整个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粮食主产区要在优化品种、提高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适应经济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需要。同时,也要逐步改变主要只提供初级产品的局面,通过发展粮食的转化和加工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四是各地都要发挥自身在区位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并要努力将特色农产品发展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产品,稳定和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份额。

 

4、继续发展乡镇企业,积极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

发展乡镇企业,仍然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一条途径。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也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力量。当前,乡镇企业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关键时期,政府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主要在资金和技术方面支持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农村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仅靠乡镇企业这一条途径来转移是不够的,况且乡镇企业那种高度分散的企业布局也不利于其自身的持续发展。因此,1998年秋季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发展小城镇这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可以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更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可以促进乡镇企业适当集中布局,可以使更多的居民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在当前,发展小城镇也是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优化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因此,发展小城镇已经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一大内容。小城镇的发展,一是切实搞好规划。只有明确了城镇规划体系,才能避免一哄而起和盲目攀比,才能突出重点,使具备条件和具有潜力的小城镇优先发展,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要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包括小城镇建设的用地政策、户籍管理政策、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政策、社会福利政策,以及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管理体制等。三是要把小城镇建设的立足点放在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上,只有促进经济繁荣,小城镇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