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5 17:23
石化产业研究报告--石化行业的竞争分析
通过对石化行业的竞争分析,可以了解石化行业的吸引力以及发展前景。竞争地位分析包括行业壁垒分析、供应商分析、购买者分析、潜在进入者分析、现有竞争对手分析和替代品分析。关于外部环境如政策法规将在另外的章节中进行分析。
(一) 潜在的进入者分析
石化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所造成的威胁有赖于行业的壁垒和行业的吸引力。中国石化行业既存在退出壁垒,也存在进入壁垒,它们从不同侧面影响着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
1、退出壁垒及其影响
石化企业由国家、银行、当地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即使规模太小、成本过高或市场出现未预料到的变化使企业严重亏损,也不可能关闭,所以说石化行业的退出壁垒十分大。退出壁垒的存在使石化行业可能面临周期性生产能力过剩和价格下跌。前些年石化产品供不应求,而且石化企业普遍是利税大户,出现了各地从地区利益出发,不管有无规模效益、原料能否保证供应、成本如何,纷纷上项目的现象,使市场竞争秩序迅速恶化。其结果是,一方面现原油加工能力相对于原油资源的供应已出现了过剩,开工率只有70%左右。其他产品也有类似现象,如涤纶长丝产量“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7.2%,但其原料聚酯切片产量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涤纶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竞争秩序混乱形成的外在不经济和由于规模较小形成的内在不经济,使石化行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疲弱,石化产品档次低,成本高,难以同进口产品竞争,反过来又促进了国内生产能力的闲置,加剧行业内部的结构矛盾。
中国石化行业虽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当经济步入低谷、需求相对下降时,石化产业的退出壁垒也将使全行业付出沉重代价,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
2、进入壁垒及其效应
石化行业主要有以下一些进入壁垒。
1)规模经济壁垒
石化行业是规模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的产业,在达到技术经济上的最佳生产规模以前一般是生产规模越大,单位产量的设备投资和单位原料的加工费就越少,各种生产辅助设施的利用率就越高,从而单位产品成本越低,就越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石化行业的代表产业乙烯工业为例。乙烯工业的规模经济,在70-80年代一般被认为应达30万吨以上(如下图),而进入80-90年代,则认为45-60万吨才能达到规模效益。乙烯工业是资本密集型工业,投资年产11.5-15万吨的小型厂要七、八十亿元资金,年产30万吨规模的中型厂投资超过150亿元。如此大的项目,一般企业难以问津。
但是,当前中国的石化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远达不到规模效益的要求。中国18套乙烯装置平均生产能力21万吨,与当前45-60万吨的国际上的规模经济水平相差太远;现在国外炼油厂的平均生产规模为524万吨,而中国的炼油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只有178万吨,单系列生产规模最大的也仅为500万吨。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下游产品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中国石化企业投资巨大,但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对一般的行业外企业已经构成了强大的规模经济壁垒,但对于国外大型的石化集团来说则不成问题。中国石化行业产量上要增长、技术上要提高,但缺乏资金投入,外资的进入无可避免,国家也鼓励外商在国内合资或独资建立大型、先进的石化企业。如1996年,就有辽化/杜邦、罗纳三龙尼龙有限公司、兰炼、中旅石化有限公司等五家合资企业成立;1997年10月,上海石化和美国菲利浦斯石油公司签定合资生产4.5万吨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K树脂)的意向书;在广东省南海,与英国壳牌公司合资兴建的800万吨炼油、45万吨乙烯及配套设施的大型项目已经启动。高起点的合资企业的建立对未达到规模经济的企业形成严重威胁,也是对未与外商合资的国内企业的挑战。
2) 政府管制
国家制定了“九五”期间石化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对有些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行了限制,对某些企业则采取了政策上的倾斜。如炼油工业,所有扩大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项目统一由国务院审批,并实行原油加工许可证制度,清理现有的原油加工企业;对小炼油企业实行关停并转;同时,择优扶强,使炼油企业逐步大型化,鼓励增加含硫原油加工能力的提高。乙烯工业,优先考虑在沿海、沿江条件较好的老企业进行较大规模的扩建,力争到2010年形成三、四个百万吨级乙烯规模的石化基地;2000年前,除已原则同意的合资、独资项目外不再新布点建设乙烯装置;鼓励现有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联合;在解决资金问题上,开展多元化的筹资,要积极利用外资;加大资本金的投入,可选择条件较成熟的企业进入国内外金融市场,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筹集资本金,降低企业的负债率,等等。
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中可以看出,石化行业今后的发展主要立足于现有企业的扩产、改造,严格控制新项目的上马,而现有的大型企业将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最主要是在资金上的支持,使其尽快达到规模经济,形成极少数的石化生产基地。也就是,尽快使中国特大型、最有条件的几家石化企业通过扩建或联合,形成行业垄断,而小型企业将关闭或被吞并。这种政策管制壁垒的存在和实施将促进中国石化行业整体效益水平的提高。
3)专有技术和经验曲线
石化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一套乙烯或炼油装置集中了机械、电子、化学等各方面的尖端技术,大部分大型石化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所、设计施工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所以石化产业外部的企业独立建设和运行一套大型石化设备难度很大,但要上一些小石化项目还是有可能的,可是这些项目往往属于国家希望关停并转的耗用资源大、成本高、无规模效益的企业。现有企业要增强技术壁垒,必须迅速用高技术、大规模的设备装备企业,在成本上使小石化无生存余地。这种由技术构成的进入壁垒,增加了石化行业的进入困难,同时也限制了竞争,从而使石化行业在获得垄断利润的同时,降低了竞争程度。
(二)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和买方与卖方的实力比较。买方讨价还价能力增强将对对行业效益是有负面影响的,反之,则增强行业的赢利能力。中国国内的石化产品生产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并且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石化产品的价格基本保持同国际市场价格同步波动。国际石化市场总体处于供过于求的情况,95年以来大部分石化产品价格不断下滑,97年下半年随原油价格急跌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石化厂家急于存货变现,石化产品又经受了一轮急跌行情。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是国际厂家的重要销售目标,进口产品尤其是漏税走私品对中国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国内厂家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因而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的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比较强。但是由于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垄断竞争态势和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又使得该行业的买方讨价还价能力比较弱。
而且由于中国整个经济未完全复苏,部分买方所处行业的不景气也极大程度地影响到石化企业的效益。如纺织业由于受出口配额及退税限制走入低谷,需求减少,使化纤销售受到打击;塑料加工业也因经济不景气而效益不好,对合成树脂的价格造成一定压力。
总之,中国石化行业的买方讨价还价能力的变化,已使石化的效益受到相当的影响。
(三)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分析
原油紧缺是石化企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由此形成的供方讨价还价能力是影响石化行业效益的重要因素,因为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石化行业的成本。
中国石油主要由中国石油与天然气总公司系统内企业供应,计划内原油按调拨价供应,计划外企业可根据市场行情自由定价。因国内远无法满足原油的需求,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就只能进口原油,而且比重迅速增大,增强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1995年进口原油1709万吨,预计本世纪末将达4500-5000万吨。解决原油紧张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通过同国外产油国合作开发资源来增加供给。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1994年起就走出国门,在秘鲁、苏丹和委内瑞拉等国开采石油,而且近期又购买了哈萨克斯坦的阿克纠宾斯克油田60%的股份,中标获得哈国第二大油田乌津油田的开采权,两个油田可采储量超过2亿吨。而国内西部油田将于2010年到2020年形成产油高峰期。同国外合作开发原油资源和国内新油田的投产将逐步解决原油紧缺的问题,原油自给率的提高对国内原油价格的稳定将起到一定作用,但国际化、市场化是原油供应的必然趋势。
中国过去通过原油调拨给予石化企业一定补贴,但由于原油涨价和为了缩小了与国际价格的差距,1996年国家两次上调原油调拨价,造成许多石化企业效益锐减。而97年至今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按可比价格计算,目前的国际原油仅相当于80年代初期油价的40%,国内提前实现了原油价格国际化。国家的力量在巨大的国际市场力量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在下跌行情中,中国不可能象以前那样通过控制原料价格来维持行业的利润率。中石化虽然组织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来降低原油成本,判断的失误使大部分石化企业在高位套牢,而且中国石化企业也无法象跨国石化集团那样直接从国际购买原油,使生产成本变化紧跟原油走势,避免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中国石化企业对原油价格变动显得反应滞后,这种滞后特点使企业在下跌行情中损失惨重,而在将来上涨的行情中反而能获得意外的收益。
结合供应商和购买者分析,石化企业目前在原油价格和石化产品价格上都处于被动接受者的位置,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利润率会跟国际石化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拉近。
(四)替代品分析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资料表明,作为原材料的石化产品在性能和成本等各方面都优于传统材料,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展,石化产品不但不会被其他产品替代,还有逐渐替代传统材料的势头。这是石化行业成为中国跨世纪支柱产业的经济前提,也是石化行业未来效益具备增长潜力的基础。
例如,生产一吨钢的能耗相当于生产4.5吨塑料的能耗,代替一吨钢的塑料所需投资约为生产一吨钢的1/2至1/3,而在许多方面,塑料的性质与钢铁十分相似,甚至优于钢铁,因此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在汽车、建材等方面塑料已开始代替钢铁。八十年代,世界的钢产量负增长,而塑料产量则增长了67.2%,钢塑比从1980年的11.64降为1990年的6.86。同期中国的塑料产量增长也大大快于钢产量的增长,但到1993年钢塑比仍为25,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塑料生产有着极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样,化纤代替天然纤维、合成橡胶代替天然橡胶也是必然的趋势。以上例证表明,石化产品具备广泛的替代效应。石化行业的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行业发展的整体前景看好。
(五)结论
从上面对石化行业所作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首先,石化行业在中国是个高增长的行业,这最主要是由其应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广泛的替代效应和需求量的高增长决定的,加上中国石化产品普遍自给率都较低,因而石化行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其次,买方和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中国的石化企业成为国际原油和产成品价格的接受者,从短期看,石化行业的利润率将向国际石化企业的平均水平拉近。
最后,石化行业的特性决定该行业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高集中度、高垄断性的产业,垄断的存在使跨国公司有能力获取较高的利润率,所以即使近期中国石化行业利润率同国际拉近,也能保持一定水平,而且促使了中国企业提高效率、改善管理。中国的石化行业原来就具有高度垄断性,为同跨国集团竞争,九届人大会议上制定的大石油化学工业的全国范围内的改组,将迅速提高企业的规模、减少上下游产业间不必要的环节、加快了大型专业集团或托拉斯垄断地位的形成。随着垄断地位的加强,垄断集团对买方和卖方价格的影响力也将增大,从而提高整个行业利润率。
近期,中国石化行业面临结构的调整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此阶段,国家将通过政策保护和各方面支持,帮助企业培养在市场中生存的能力,行业利润率将下降,向国际石化业的平均利润率靠拢。中长期,随着全国几大类的石化产品的生产能力集中到几个专业集团和南、北两大控股集团公司,以及重组磨合期的过去、市场意识和企业效率的提高,垄断集团已经具备了同跨国公司抗衡的能力,随着中国石化行业在国内这个庞大、高增长的市场中的占有率的提高,行业利润率将维持在较高水平。
石化行业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及先进、大规模的生产,其行业利润率水平一直是较高的。国际著名的石化企业如美国的埃克森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一直位于世界企业500强的前列,没有丰厚的利润作后盾,企业不可能有如此的发展规模。中国的石化企业,尤其是特大型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当地政府的利税大户。可以认为,投资石化企业将可以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回报。
当前,由于市场对石化及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预期,将可能带来新一轮石化企业的增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