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5 17:24
石化产业研究报告--行业发展概况
(一)石化行业历史与现状
石化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通过裂解和分离等化工工艺,生产甲烷、三烯(乙烯、丙烯、丁烯)和三苯(苯、甲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并进一步加工制取各种有机化工原料和三大合成材料的工业。石化产业的代表产品是乙烯,乙烯产量的多少反映一个国家石化的规模。中国的石化行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起步于60年代。最早投产的乙烯装置建于1962年兰州化工公司,用炼厂气作原料,但规模很小,到1970年只年产一万多吨。石化产业的真正发展是在70年代引进大型石化联合装置之后。1998年,中国乙烯产量达到378.7万吨,总生产能力为400万吨,为1980年的4倍。目前全国共有16个乙烯生产企业,18套乙烯装置,其中年产30万吨以上的有7套,占总能力的60%,最大的装置规模为燕山石化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45万吨的乙烯装置。与乙烯生产发展相关联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三大合成材料也相应得到发展。1999年底,全国合成橡胶产量达76.11万吨,居世界第4位,合成纤维产量约554万吨左右,居世界第1位。
但中国石化企业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偏小
目前,全国共有原油加工企业130余家,除西藏、海南、云南、贵州以外的省、市、自治区都建有炼厂。18套乙烯装置分布15个城市。而美、日、韩等石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石化工业布局相对比较集中,如美国休斯顿附近集中了2.5亿吨/年的炼油能力和500万吨/年(7座工厂)的乙烯能力,分别占全美国的30%和20%;日本的千叶有5座乙烯厂,生产能力占日本总能力的31%;韩国有32%的炼油能力和46%的乙烯能力集中在蔚山。
1999年全世界炼厂平均规模约540万吨,其中最大炼厂规模4085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1250万吨;而中国炼厂平均规模仅160万吨,最大炼厂规模只有1350万吨,最大单套蒸馏能力只有800万吨,均低于世界先进水平。中国16个乙烯生产企业的18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不足25万吨,最大单系列只有48万吨,而世界平均规模1996年就已达到45万吨,最大单系列规模为116万吨。由于乙烯装置规模偏小,导致下游三大合成材料生产装置也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
2、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差
中国石化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炼厂和乙烯装置的能耗、物耗指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国外炼厂一般原油加工损失率小于1%,而国内炼厂平均原油加工损失率为1.33%。特别是一些地方化工企业,其工艺技术和原料路线仍停留在国外六、七十年代水平。
中国从七十年代开始先后重复引进了17套大中型乙烯装置,19套丙烯装置,18套聚乙烯装置,11套氧丙烷装置等等。这些引进的大型技术装备,至今国产化的程度仍较低,技术改进较少,在引进若干年后,其产品性能、消耗指标又落后于国际水平,消化吸收创新不够。
石化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低还表现在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少,高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薄弱。目前,国内石化行业每年申请的技术专利数远小于国外公司在中国申请的专利数;国内自行开发的多数高新技术仅停留在小试或中试水平上,往往只拿到一些试验产品,实现工业化的较少;新产品的应用开发缺少市场化机制。在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差距更大。
3、国内石油资源短缺,石化产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中国从80年代开始进口原油,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9年国内加工原油1.76亿吨,其中加工进口原油3773万吨。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全球油气供应相对充足,而国内油气资源相对不足,供需矛盾越来越大。
在油品上,目前生产总量基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柴汽比不适应国内市场需求,1999年国内生产柴汽比是1.67:1,而市场消费柴汽比为1.83:1。二是部分石油产品质量和数量还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润滑油、燃料油和重交沥青表现尤为突出,1999年中国进口润滑油18万吨,进口重交沥青147万吨。三是中国汽、柴油的质量标准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难以适应越来越严格的环保和国际市场要求。
在化工产品上,三大合成材料和有机化工原料的市场占有率只有一半,需要大量进口。1999年主要石化产品进口量为:五大合成树脂872万吨,合成纤维原料251万吨,合成纤维104万吨,合成橡胶25万吨,合计进口量达1252万吨。三大合成材料中合成树脂专用料产量少,档次低,共聚产品少;合成橡胶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落后,丁苯橡胶、丁腈橡胶、乙丙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的产量、牌号偏少。
在有机原料方面,不能满足下游精细化工发展的需要,石化工业与传统化学工业的衔接和结合不够。
4、人员和债务负担沉重,资产利润率低
中国石化企业人数是规模相当的国外公司的数十倍,劳动生产率低。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低,企业资产负债率高。管理薄弱,约束机制不健全,规模不经济等原因,又造成一些不良资产。企业办社会,形成了一批非经营性资产。加上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产品成本偏高,资产利润率较低。
(二)石化行业的特点
石化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从世界各国的产业发展史看,无一例外的是,石化工业一经形成马上就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部门。从产品性能看,石油化学工业既是能源工业,也是原材料工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石化工业不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而且还具有极强的产业发展关联效应。它的发展能引导和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发展,推动许多新兴产业的崛起,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支撑、辐射的作用。
石化工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几乎和所有的产业部门有着很强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交通运输行业离不了炼油工业生产的汽、柴、煤油和润滑油;汽车制造业中,汽车内外饰件、车身、发动机、油箱等逐步被塑料件所取代,生产汽车轮胎的合成橡胶和帘子布也出自石化;农业生产中所用的化肥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石化生产的,对农业增产发挥重大作用的农用地膜的原料也来自石化;随着石化的发展,纺织业所用的纤维中天然纤维的比例正逐渐减少,以优越的性能和低廉的成本取胜的合成纤维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建筑业中以塑料为原料的门窗、隔断用材、排水管道、室内外装饰材料以及各种涂料也迅速流行起来,并成为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总之,石化行业对整个产业体系有着广泛的技术经济幅射功能。
石化行业的另一特点是资金技术密集度高,是高新技术的采用者和技术进步的推动者。石化行业经常要求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强腐蚀的环境下进行,连续化的生产性质对自动控制的要求十分高,因此,机械、电子、冶金、化学等高科技在石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石化工业的发展又直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相应前沿科学的发展,带动整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正由于石化行业对高新技术的强吸收效应,使得石化行业的产品具有附加值高、效益好的特点。从产业效益比较的角度看,石化行业效益在全国主要行业中处于前位,石化工业的利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中国的石化行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部门,石化行业也成为中国的跨世纪支柱产业,是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部门。石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达国家振兴石化的实践证明,发展石化工业能带动农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机械电子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增长;提供和扩大就业机会。而石化行业发展滞后又会拖缓整个国民经济的进程。美国、西欧的经济繁荣,日本、韩国、台湾的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化工业的发展。同样,中国经济的跨世纪增长和繁荣也离不开石化行业的支柱作用。
(三)石化行业存在的问题---垄断格局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最快的石化产品消费市场,也是国际石化厂家竞争的主要场所。由于中国石化产品生产无法满足国内需求,大量廉价的国外进口产品对中国石化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在国际石化产品价格不断下滑的情况下,国内石化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九届人大会议期间,对石化行业进行全国范围内的跨行业重组的决定将从根本上打破过去条块分割的局面,有利于增强石化集团的市场垄断地位和国际竞争力。随着重组磨合期的过去和市场价格由低谷回升,中国未来的石化企业集团凭借对本国市场的垄断不仅将获得超额利润率,也将随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继续发展。
石化工业是国内各产业中集中度最高的,这是由于石化项目投资巨大以及国家在八、九十年代进行大规模集中建设所造成的,石化行业的市场结构因而表现出一种典型的垄断竞争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和对外封闭的条件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有利于生产的调度和产量的迅速提高;但在国家保护的环境下,国内的石化企业缺乏竞争力,在当前原油、成品油和各种石化产品价格日益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石化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中国现有原油加工企业116个,乙烯生产企业16个,石化企业数目较多,生产能力分布较散,绝大部分属于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化总公司是1983年国家将原属于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轻工部和商业部等五个部、分散于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特大型石化企业集中起来组成的,1995年,中石化总公司原油加工量和乙烯生产量在全国的比重都超过了80%,所以中石化总公司在国内市场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中石化总公司属下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仍然具有独立性,是有独立利润的经营主体,因而中石化总公司内部避免不了必要的竞争。例如,烷基苯市场曾一度出现内部南北互相压价竞争的局面,最后在石化总公司提出南北联手占市场的经营战略,才平息了这次无序的市场竞争,顶住了国外大公司的冲击;润滑油市场方面,石化总公司提出“六统一”战略,下属润滑油生产企业统一以“火炬牌”润滑油在市场上出现,提高了整体的市场占有率;面对95、96年间,原油价格大幅上升的不利局面,石化总公司组织各公司参与期货交易以控制生产成本,起到一定效果;更何况,中国石化行业一直实行计划调拨的生产体制,企业间协作关系多于竞争关系。所以国内企业间的竞争并不激烈,垄断竞争也保证了石化行业较高的利润率。根据1995年按行业划分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统计,在39个大行业中石油加工和炼焦业的资金利税率为19.03%,仅次于烟草加工业位居第二位。较高的利润率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石化行业,保证了支柱产业的迅速增长。
但中国石化行业同国外相比集中度仍太低,尤其是受中国过去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的束缚,石化企业和上、下游产业的纵向联合并不紧密,石油开采主要由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炼油和其它石化产品生产则由中石化负责;炼油企业生产出的成品油却由中国石油总公司销售。总之,从原油到成品,过多的中间环节使石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中国原油和石化产品无法自给,大量的进口产品尤其是走私品对中国原油和石化产品的市场造成很大冲击,中国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价格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石化企业表现出脆弱的竞争力,上下游脱节的问题突出地显露出来:95、96年国内原油价随国际油价上调,石化企业利润大幅下降,而中国石油和天然气总公司则因此受惠;97年原油价格急速滑落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年初石化企业全行业亏损,原油开采企业的利润也随油价大幅下降,但奇怪的是,国内成品油零售企业价格却没受影响。石化产品的销售利润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石化总公司、石油总公司和化工部下部分企业中的分割也削弱了中国石化行业整体竞争的能力。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中国石化企业感到了生存的压力,国家高层领导也充分认识到石化行业急待重组的问题。东联集团的成立开大型、特大型国有企业跨地区、跨行业重组的先例,而在九届人大上作出了涉及三大行业全国范围的更大规模重组的决定,国家将化工部、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和中石化三大部门归并重组,把油气田、炼油、石化、化肥、化纤、石油公司、加油站等企业按上下游结构的原则分别组建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和若干化肥、化工产品公司;中石化和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合并后,按地区划分成南北两大公司。这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制约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上下游分割、产供销脱节的问题;中国石化行业的竞争力有望迅速提高。当然,在重组的磨合过程中仍需要国家提供必要的保护和支持。
(四)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石化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原因在于中国对石化产品具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市场需求,整个行业的发展刚刚进入成熟期,因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
1、总生产规模还有极大的扩张空间
从生产能力看,中国石化工业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二三十年,但是近十几年来发展较快。目前,无论是生产能力还是产品的绝对数量都已进入世界石化先进国家的行列。1995年中国炼油能力达2.07亿吨,居世界第四位;生产乙烯239万吨,居世界第9位,产量比1985年增长2.7倍,平均年增长24%;塑料产量516.9万吨,比1985年增长3.2倍;合成纤维单体及聚合物产量358.7万吨,居世界第2位,比1985年增长2.7倍;合成橡胶产量58.6万吨,居世界第3位,比1985年增长2.2倍。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乙烯为龙头、门类较全、规模较大、自动化水平较高的石化工业。但是,从中国的人均拥有的石化产品看,中国的石化行业的产品产量还较低。与经济发展对石化行业的需求相比,无论是绝对生产能力还是按人均的相对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的供给短缺,因此,中国的石化行业还有极大的生产能力扩张空间。
2、生产区位化将促进石化行业效益的不断提升
生产区位化集中将是中国未来石化行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生产的区位化集中必然引致整个行业效益的提升,反过来又将促进整个行业跃升到更高的发展水平。至1995年底,中国共有原油加工企业116个,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和中南地区,整个行业的生产能力与资源分布的对称度较低。以乙烯生产为例,中国现有18套装置,30万吨/年的装置有7套,11-16万吨的有11套。乙烯的生产能力集中在华东、东北和华北地区,分别占中国乙烯生产能力的36.2%、25.9%和25.3%。但这三个地区的资源分布却是:要么本身较为稀缺(如华东),要么本身已进入资源耗竭阶段(如东北),因而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中国即使在如东北和华北地区石化生产能力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也呈现出分布上较散的特征,如单套装置生产规模较小,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当时国家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所致。更由于石化工业是高利税额的行业,各地从自身利益出发建了不少没有规模效益的小炼油、小乙烯,分散了资金的使用和生产能力,加剧了石化生产能力布局的不合理。因而从发展趋势看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必将走向区位集中化的发展轨道,而这种区位集中化必将推动中国石化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再上台阶。
3、技术升级潜力大,产品的附加值还可大幅度提高
中国石化行业的设备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差距较大,绝大部分仍处在国外六七十年代的水平。八、九十年代初,中国两次大规模地引进成套乙烯装置,对提高石化装备水平起到一定作用。1983年,中国引进四套30万吨乙烯装置及其配套装置建于大庆、齐鲁、扬子和上海;从1992年起,中国通过进口成套设备又在茂名、吉林、广州、天津等地建设了一批乙烯装置,这两批乙烯装置在当时都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但从技术进步程度的国际比较看,中国石化行业的技术水平还不高,这表明:一方面中国石化行业的技术水平落后,另一方面中国石化行业的技术进步还有较好的前景,可以大幅度地引进、吸收国际上的成熟先进技术和发展自己石化行业的高新技术,同时也表明中国石化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还有着较大幅度的增长空间。
4、需求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
虽然中国以乙烯等三大合成材料为代表的石化产品产量增长很快,1980年以来平均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长,而且石化工业的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仍满足不了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对石化产品的需要,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石化产品。80年代各种石化产品共进口2714万吨,用汇327亿美元,折合成乙烯消费量,占同期中国乙烯消费量的40%;合成材料中产量最大的合成树脂,“八五”期间自给率只有46%左右;聚苯乙烯的产量只能满足20%的需求;ABS更少,只有5%左右。1996年上半年中国共进口合成树脂309.4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1.9%,进口国和地区主要有韩国、日本、台湾省和美国。1990年至1994年,五大通用塑料进口势头很猛,其中聚苯乙烯和ABS增长速度最快,增幅达5.8倍左右,其次聚氯乙烯增长3.02倍,而聚乙烯和聚丙烯增长2.72倍。
中国合成纤维的产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位,但仍满足不了12亿人穿衣的原料问题。进入90年代,中国合成纤维原料平均每年增长13.5%,1994年进口量为94.44万吨,其中涤纶原料占69%。
中国合成橡胶产量1986-1995年均增长10.2%,但消费量增长12%以上,由于需求猛增,国产合成橡胶满足率只有64%左右,1994年和1995年进口量分别为19.33万吨和31万吨,其中丁苯橡胶进口量最大,1994年进口量为6.11万吨。
以上情况表明,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市场饱和期,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 石化行业的发展策略
根据资源特点、技术特长和市场优势,重点提升炼油水平、发展乙烯总量,以聚烯烃及聚酯为重点,逐步培育中国石化工业的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
1、炼油
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提高炼油企业的集中度和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炼油能力的完善配套,优化资源配置,调整装置结构,提高油品质量,提高柴汽比,满足市场对清洁燃料的需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进口含硫油加工基地的建设。同时,要做好新建项目和若干扩能项目的前期工作,为下一个五年的发展做好准备。
1)调整行业布局,发展规模经济
加大炼油布局调整力度,淘汰或核减一部分落后、无效的炼油装置。对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一、二次加工及系统的综合配套。建成若干个进口原油加工基地。对规模小于100万吨/年以下的小炼油厂,要加强质量和环保的监督力度,按市场经济规律优胜劣汰,有条件的小炼厂要发展特色产品,实现企业转型、转向。
2)坚持市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
调整装置结构、优选原油品种,增产柴油、石脑油,扩大汽油出口,缓解国内汽油生产过剩而柴油、石脑油供应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选择合理的原油加工深度,适当增产燃料油。尽可能为乙烯工业提供优质原料,增产高等级道路沥青、优质润滑油和石蜡等产品。
3)调整原油流向,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利用原油特性和企业装置的特点,优化原油资源配置,增产高附加值的产品。配套完善原油储运设施,根据不同运输条件,合理调整原油流向,降低运输成本。
4)适应环保要求,实现清洁燃料生产
增加重整、烷基化、异构化、MTBE5等高辛烷值清洁汽油组分生产装置的能力。近期通过改进催化裂化催化剂、优化装置操作条件等措施,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和硫含量。增加加氢精制能力,使柴油中的硫含量和氧化安定性均符合新质量标准。对有条件的企业,要具备按国际产品标准组织生产的技术基础和能力。
5)推进技术创新,为发展提供支撑
“十五”期间应重点发展的炼油技术有: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催化裂化新工艺,催化轻汽油醚化,催化汽油异构化、加氢脱硫和催化柴油加氢脱硫技术,催化裂化家族系列工艺(特别是重油接触催化裂解制烯烃等工艺),适应加工进口含硫原油需要的配套技术(特别是渣油加氢和大型硫回收技术),高档润滑油生产技术,第四代汽油清净剂,与炼油配套的催化剂、添加剂和助剂等。
2、乙烯
坚持改造与新建、独资与合资并重,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则,优化原料,集中布局,现有乙烯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实施以提高竞争能力为目的的技术改造。同时,加快合资乙烯项目建设的进度,提高乙烯生产能力和下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1)加快现有乙烯装置的技术改造
“十五”初期要继续完成现有乙烯装置一轮、二轮技术改造,使其在规模、技术水平、产品质量、节能降耗、生产管理等方面上一个新台阶。
2)加快大型合资乙烯项目的进程
合资建设的世界级乙烯联合装置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其下游产品方案的选择,要充分体现“品种、质量、效益”的发展原则,带动中国乙烯工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力争“十五”末期建成中海Shell、扬子BASF、上海BP/AMOCO三套合资乙烯工程和兰州乙烯工程。此外,“十五”期间应继续推进其它有关合资大乙烯项目的前期工作。
为了积极推动中国乙烯及其下游装置工艺技术的国产化进程,对于有条件、有能力的企业,应鼓励并加快其大型国产化乙烯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度。
3)优化乙烯原料
充分利用油化一体化的优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乙烯原料。在来源上既要考虑国内资源,也要考虑国外资源;在构成上既要利用好石脑油和加氢尾油,也要利用好轻烃和凝析油资源,减少柴油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
4)加快乙烯工业园区的建设
新建乙烯坚持集中布局,鼓励企业采用独资、合资等不同形式,在同一区域集中建设大型乙烯和下游装置,形成石化工业园区,使乙烯、丙烯等资源获得优化互供,同时乙烯装置副产品可以集中利用,建设经济规模的下游装置。
5)加快乙烯技术的国产化和技术创新
乙烯技术国产化的重点是:能力大、选择性高、热效率高、操作周期长的裂解炉;先进的分离技术,如高效节能的分凝分离技术、催化精馏加氢技术、混合冷剂制冷技术。抓紧大型乙烯成套技术国产化和工程设计总承包工作,集中生产、科研、设计等各方面力量,努力完成大型乙烯装置的工艺设计及基础设计的攻关,形成自己的专利和专有技术。
3、合成树脂
坚持装置大型化、产品系列化、结构均衡化、技术独特化、服务优质化的原则,在以更快的速度扩大总量的同时,重视品种牌号的开发,特别是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的提高,缓解总量不足和结构性短缺双重矛盾。
1)发展总量,解决品种上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
占五大合成树脂消费量80%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仍是今后发展的重点。特别是聚氯乙烯消费增长较快,“十五”期间要增加产量,改进工艺。聚苯乙烯和ABS目前主要依赖进口,生产和消费的矛盾比较突出,要采取多种投资方式,结合合资大乙烯和现有乙烯改扩建,建设和改造聚苯乙烯和ABS装置,逐步提高国产聚苯乙烯和ABS在合成树脂总产量中的比例和市场占有率。
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国外投资者采取独资、合资等不同形式,配合乙烯改造和新建乙烯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改造和新建经济规模的合成树脂生产装置。
2)调整结构,提高合成树脂专用料比例
调整合成树脂品种牌号的生产,提高档次,促进其向多样化、系列化、专用化、高性能化的方向发展。开发生产诸如低密度聚乙烯高强度拉伸缠绕膜专用树脂、重包装袋专用树脂和电缆专用树脂;高密度聚乙烯薄壁注塑成型制品专用树脂、汽车油箱专用树脂和纤维专用树脂;聚丙烯洗衣机内桶和底座专用树脂、薄壁注塑制品专用树脂以及聚丙烯吹塑容器等市场急需的专用树脂。
3)注重国产化与创新,提高合成树脂整体技术水平
“十五”期间,合成树脂技术发展的重点:继续完善超冷凝气相聚乙烯、环管本体法聚丙烯国产化成套技术以及共聚单体、催化剂等配套技术。要重视研究开发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和合成树脂新产品。
4、合成橡胶
重点是提高丁苯和顺丁的比例,增加品种,改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负荷,开拓市场、抢占市场。
1)调整顺丁橡胶和丁苯橡胶的比例
针对中国丁苯/顺丁橡胶的产能比低(目前为1.1,世界平均水平1.83,美国和日本分别为1.6和2.1),根据中国国情和合成橡胶需求量预测,丁苯橡胶/顺丁橡胶产能比以1.3-1.5为宜,需在现有基础上增加20万吨左右的丁苯橡胶生产能力。
2)制定分胶种发展重点
顺丁橡胶重点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开发新牌号,增产锂系低顺胶、充油胶以及充油充炭黑的母炼胶。丁苯橡胶发展重点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羧基丁苯胶乳、高苯乙烯丁苯橡胶,以及充油丁苯橡胶、母炼胶等改性产品;增加丁苯橡胶的鞋用料牌号;重点开发第二代、第三代溶聚丁苯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和丁腈橡胶的重点是开拓和挖掘市场潜力,加大应用研究、市场开拓和售后服务的力度,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应逐步将氯丁橡胶(CR)落后的电石乙炔法工艺路线改为技术相对先进的丁二烯氯化工艺,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新标准体系
根据市场需要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以市场为导向,使标准化体系为产品进入市场服务,在指标上切实以用户的要求为依据,使产品更适应市场的需求。
5、合纤原料及聚合物
重点是加快乙二醇和精对苯二甲酸的发展;适当改造现有己内酰胺装置;建设大型丙烯腈装置。提高聚酯建设的集中度。
1)加快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装置的改造和建设
改造与新建相结合,加快合纤原料及聚合物的发展。加快对精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生产装置的扩能改造,新建1-2套世界级规模的大型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装置。
2)提高聚酯建设的集中度
鼓励大型聚酯企业采用国产化技术进行扩建;中型聚酯企业要通过脱瓶颈逐步达到经济规模;“三资”聚酯企业,符合条件的改扩建项目原则上予以支持,但不再布新点;小型聚酯生产企业,要进行调整和淘汰,一部分小厂可发展特殊品种或非纤品种。
此外,对己内酰胺和丙烯腈装置重点进行技术改造,鼓励拥有新生产工艺的外国公司来国内投资建设己丙酰胺和丙烯腈装置。
6、有机原料
鼓励发展以乙烯、丙烯等为原料的工艺路线,淘汰小而分散、技术落后的传统生产工艺,主要基本有机原料的生产技术达到国际九十年代中后期水平。逐步使有机原料生产规模化、基地化,提高有机原料的市场竞争力。
1)采用新工艺,改变传统原料工艺路线
积极、合理地利用现有国内外石化基础原料,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逐步改造或淘汰落后工艺。如以羰基合成工艺替代酒精法醋酸工艺;以邻二甲苯法苯酐工艺替代落后的萘法苯酐工艺;以苯和丙烯为原料的苯酚丙酮取代落后的磺化法苯酚和粮食发酵法丙酮工艺;以乙烯法逐步淘汰电石法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工艺等。对现有大型羰基合成法醋酸,采用新的催化剂体系,进行翻番改造;对现有环氧丙烷、丙烯酸、苯酚/丙酮等市场缺口较大的产品,进行扩产改造,使之达到经济规模。
2)结合大型石化项目,建设有机原料生产基地
以大型石油化工基地的建设为依托,采用先进的石化原料工艺路线,鼓励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基本有机原料项目。如15万吨/年苯酚/丙酮、8万吨/年环氧氯丙烷、20-30万吨/年氯乙烯单体、10万吨/年醋酸乙烯、6万吨/年双酚A、6-8万吨/年丙烯酸及酯、15万吨/年MDI、10万吨/年TDI等。
3)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有机原料行业的技术升级
立足国内开发的技术:羰基化和氧化合成技术以及配套催化剂的改进。加快甲醇低压羰基合成醋酸技术、树脂法双酚A技术工业化进程。注重局部技术或单元操作技术的改进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
需要重点引进的技术:树脂法双酚A技术、TDI、MDI、三丙、三羟甲基丙烷和二元醇醚溶剂等生产技术。限制发展的工艺技术:汞法醋酸和酒精法醋酸、磺化法苯酚、萘法苯酐、煤头小联醇和电石法醋酸乙烯生产技术。
(六)石化行业的政策导向
未来五年,石化工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跟踪世界石化发展趋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竞争力为核心,提升炼油、发展乙烯。通过改革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规范市场,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从粗放走向集约,从石化大国走向石化强国的重大转变,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深化改革,实施持续重组
深化石化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完成石化行业的整体重组和改制上市之后,继续推动集团内部和集团间的重组。
建立分工明确的国有资产管理、经营和监督体制,强化对国有资产经营主体的外部监督。
2、扩大开放,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
制定相应政策,允许企业以灵活多样的产权组织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不同投资主体的企业集团、国外大公司和私人资本参与石化工业投资。原则上炼油厂和乙烯裂解装置投资建设项目由国家控股,下游装置采用多元化投资方式进行。
鼓励国内石化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投资和经营。赋予大型石化企业集团更加广泛和灵活的产品进出口权限,对鼓励出口的产品,在出口退税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3、改革现行审批制度,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改革石化项目现有的审批程序,做到有管有放。由目前以行政审批手段为主的调控方式向以经济杠杆、政策法规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方式转变。加强政策、规划、信息引导,建立以产业政策、投资导向目录、规划以及财政、货币、税收等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体系。
建立和健全一大批为投资服务的中介机构,如设计、咨询、招标、投资顾问等,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项目的前期工作。
4、调整产业布局,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石化行业的规划引导,突出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优势和东北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在适当的地区建立2-3个国家级的石油化工产业区,集中布点建设大型炼油和乙烯装置。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佳配置,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国产石油资源,特别是大庆原油田资源。鼓励石化企业加大天然气在石化资源中的利用比例。推动大型石化企业炼油化工一体化发展,整体优化原料互供和公用工程。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开发能力
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速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更新分配观念,把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组织引导,制定有关石化工业技术创新的规划和政策,组织协调好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课题研究。
加大科技开发投入,逐步提高科技投入占年销售额的比重,鼓励企业建立风险基金。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商品化。发挥产学研联合优势,加强企业间、行业间、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偿合作。
6、采取措施,确保石油资源供应安全
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与产油国建立直接的进口渠道,鼓励产油国石油公司参与国内石化项目的投资建设,参加有关国际联盟、论坛或基金组织,保持与重要产油国良好的经贸和外交关系。形成中东为主,非洲、东南亚、独联体等多渠道进口原油的格局。改善石油资源进口的单一局面,实现以原油进口为主,成品油、化工原料为必要补充的多元化资源进口格局。进一步完善和扩建东南沿海大型水路接转设施,加快开辟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原油的陆上运输通道。逐步建立一定规模的国家和企业两级石油储备系统和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理系统。
7、加强管理,规范市场秩序
充分利用加入WTO后有限的过渡期限,继续规范国内成品油市场秩序,清理整顿不合格流通企业,加强对成品油批发和零售企业的政府监管。完善成品油与国际价格接轨的方案和运作办法。继续打击走私,规范来进料加工。加大行业反倾销力度,使反倾销立案、调查、取证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8、坚持厉行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替代能源,推进节油、代油工作,开发燃料酒精等石油替代产品。加快治理和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工艺,鼓励开发节能、降耗与环境友好的工艺技术,节约用水;限制生产污染环境的石化产品,鼓励开发绿色产品。不断提高石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实现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能耗、物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