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5 17:50
美国经济已经经历了近两年半的衰退和疲软,全球经济也紧随其后,哀鸿遍野。十一前后,美国股市连创新低,道指跌至4年新低,纳指跌至6年新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同期发布的公告表示,美国经济仍未摆脱疲弱危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称,全球经济下滑的风险有所增长,但同时全球经济仍正在从世界范围的衰退中缓慢复苏。……
美国经济何时能步出颓势?全球经济是否会一直紧随其后?经济的重新崛起将从何处再度出现?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将是什么?
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由于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将会象上世纪下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样,经历一场世纪的迁移。美国将在这场迁移中身陷不利的境地。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成本经济+网络时代=知识生产基地的转移
在经济形势攀升的时期,特别是20世纪末对新经济抱有过度预期的时代,财富象原子弹一样可以产生裂变反应,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然而,在经济稳定期和调整期,市场需求增长缓慢甚至反向滑落,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极大提高。美国的经济,会在这样一个需求相对稳定或者增长缓慢的市场中,进入一个追求更低成本的“成本经济”时期。
现代社会的价值创造,越来越集中于对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和生产。近代,特别是近20年来,美国经济的强劲发展和繁荣,主要来源就是其卓越的知识生产能力。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为代表的高劳动生产率,使美国进一步提高了国际竞争力,与不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美国也成为人才和价值的聚合地。
然而,网络的出现,已悄悄地改变了这种地缘优势。信息技术和高速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知识的生产极大地脱离了对物理地域的依赖。知识密集型生产也并不需要人们物理上聚集在一地进行工作。网络在视频传输、虚拟会议、协同办公、虚拟社区等方面的发展,已完全虚拟出完整的现实世界。随着宽带高级应用的普及,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工作已经变得与现实社会几乎如出一辙,实际上甚至优势更大。人才的培养、学习和教育也可以通过网络在全球范围内方便地完成。
美国的社会成本高居世界前列,在人均收入方面,美国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10倍到40倍之多。无论是人力、还是房地产、税负,都使美国成为全球生产和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区。在具有完备的信息网络支持的环境下,人们既然可以在家上班了,又为什么非要待在美国呢?
上个世纪,美国经历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海外的迁移。而本世纪,在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支持下,美国将再次经历知识生产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向海外的大规模迁移。迁移的目的地,将会是社会成本相对低廉、高素质人力资源丰富、网络环境完善、生活环境相对优良的其他地区。亚洲,将成为这样一个合适的着陆点。
恰恰是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这个上个世纪末把美国推向经济颠峰的产物——将成为美国本世纪经历相当一段时期不利局面的主因。
美国不再是世界经济的风向标
人才,在同等或降低了薪金的情况下,会选择生活成本更低的环境;企业,会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区域运行。而资本,更是自由流动的,它将随时迁移到新的价值生产地。资本的出逃会导致国内就业机会的进一步减少,美国将面临更深度的就业危机。工作机会的短缺,动产、不动产价值的持续下滑,甚至会使美国出现反向移民。
美国经济持续疲软,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电信泡沫、美联储调控不利、911袭击还是成本这枚炸弹?当价值生产不再依赖于所在的土地时,地域便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美国将会被看作全球生产成本最高的生产环境,被人们所遗弃。就象由于技术革新而使旧产业几乎价值丧尽一样,美国这片土地的价值,也将由于信息网络所造就的虚拟社会的出现,而失去原有的光环。
硅谷将成为这样一场转化的集中体现物。首先,在所有公司进行的大幅裁员和缩减预算的同时,许多公司和人才会考虑迁出硅谷,而选择美国本土成本较低的其他地区发展,他们也会考虑选择海外。在硅谷发展的上升过程中,它的各方面社会成本是从较低的水平逐渐抬高的,这与该地区从普通到辉煌的发展历程相适应。但是,当硅谷面临经济紧缩的困境时,它的社会成本却很难恢复到原先的较低水平。
如果美国想要重新成为有竞争力的地区,则它的人力成本、房地产等社会成本就要降低到与其他低成本区可比的水平,这最终意味着美国财富的大幅缩水,对于一个本身已经缺乏新增长的经济来讲,则更是雪上加霜。美联储的利率,已不能很有效地刺激美国本土经济的发展,被激励的投资,很大部分将被投向美国以外的地方,来自国外的投资也将转移。政府采取的政府采购、减税等措施,难以起到长足的作用。
我们已习惯于把美国经济当成世界经济的风向标。然而,这个风向标已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能量,而变成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输出国。真正的生产基地,将会转移到新的地区。这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形势、新的格局。美国经历一段时期的衰退看来不可避免,但全球的经济似乎并非会紧随其后。新生产基地的发展,将会成为全球经济重新崛起的动力。这中间不乏每每看到美国人的身影,但并不意味着“美国”。
欧洲和日本在这场转变中并不具备特殊的优势,因为他们具有和美国几乎相当的高成本,实际上,它们会面临和美国几乎同样的问题和困境。而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则很有可能成为新兴的生产基地。中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持续增长,已经与不利的全球经济局势形成巨大反差,这在某种程度上正反映出这种形态。在未来10-20年,一个可能的经济形势会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持续疲软,而亚洲持续振兴。
信息时代是“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时代
在目前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往往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理解为“体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把它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并列和对立起来。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两个非常不同的形式:体力密集型产业和脑力密集型产业。如果我们在本篇文章中沿用社会上一般认同的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体力密集型产业”的理解,我们就把“脑力密集型产业”归属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实际上很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是涵盖范围更大、更广,特征也有所不同。资本是否密集,在工业时代可以反映出其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也就可以反映出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然而,在信息时代,这种反映变得并不直接。许多重要的技术创新,是由少数创造者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完成,甚至是在自己家的“车库”中完成。
工业化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绝大多数体力劳动被机器所取代,人的作用下降,机器上升为更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同时也就意味着资本的作用上升。在这段时期,以体力和物理机械运动(包括机器和人)为特征的劳动生产仍旧占据了价值创造的主体,如自然资源的开采、能源的开发、农业耕种、粗加工等;而以知识创造和利用为特征的脑力劳动,则仍处于价值创造的附属地位。但是,人对经济的贡献已经开始从体力向脑力转移。
信息化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再次得到巨大飞跃,知识和技术被大量地创造和利用,知识和技术的先进性成为产品的关键特征。人的作用再次上升,代表性的产品是“知识产品”,价值则体现在知识和技术的高附加值中。就象钻石、黄金的价值,知识和技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变成了稀缺资源,人们如果想获得他们,就必须支付昂贵的费用。知识和技术的价值,惟独取决于它能够为用户实现的价值,和其不可替代的程度。以体力和物理机械运动为特征的劳动生产仍旧在创造价值,但地位和比重有所下降;而以知识创造和利用为特征的脑力劳动的价值创造则迅速攀升,逐渐成为了价值创造的主体。
一个社会或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的高低,表现在知识生产者的数量和质量、知识生产的条件和效率、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等方面。资本仍旧会是重要的资源,因为许多知识创造还是要依靠大规模的试验设施和研发条件,但同时,更多的知识创造可以由创造者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做出,如仅仅借助一、两台个人计算机,以及借助网络。西方发达国家将继续因为其拥有的庞大研究设施和试验条件而保持一定的优势,但大量的知识生产和工作可以由工作者通过网络远程地提供和完成。
中国的机会
目前,中国为了解决庞大的就业需求,同时出于比较优势分析,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列为产业发展的重心。然而,时代的发展,已使我们必须重新认识所处的形势。
基于前面的分析,当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时,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优势已经从工业时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转移到信息时代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当然,整个社会不会完全变成一种单一的生产内容和形式,而是可以划分出工业化特征生产和信息化(或知识化)特征生产的比例。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生产率最低。而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劳动生产率最高。解决就业可以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要想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追求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中国的捷径和必由之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很容易被复制,它永远会向社会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而我们的低成本优势也会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而逐渐降低,甚至消失。而知识密集型生产的价值却会受到技术保密、转让壁垒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难以被复制,这也恰恰是西方发达国家近代繁荣的主要源泉。
在上个世纪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迁移中,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很强的优势。现在,面对本世纪初这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大规模迁移,中国应及早认清这个巨大的机会和趋势,切莫痛失这个世纪的良机。中国已经拥有并正在培养出庞大的具有高等技术和知识能力的人力资源,这些人力资源能够满足进行知识密集型生产的需求。同时,中国较好的投资环境,会成为国际公司转移生产基地时富有吸引力的一个选择。联合国今年9月17日发布的《2001年全球投资报告》称中国重新成为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9月24日国际知名的战略咨询公司科尔尼公司公布了通过对全球1000位跨国公司的CEO及主要西方国家的政界要员进行调查得出的“外国直接投资(FDI)信心指数”,结果显示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在前十位排名中,除中国(第1)与墨西哥(第9)外,均为发达国家。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已经具备较好的基础。
中国如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建立更加合理的产业生境,促进整个社会资源更健康和深度的结合和解放,改善社会服务体系和环境,会对中国在这场世纪产业迁移中的表现起到决定性的影响。论成本,世界上有比我们更低的;论人才,有些地区已经更加国际化;论体系,有些国家和地区比我们更有经验。仅亚洲而言,韩国、台湾、东南亚各国、印度等,都会成为我们强劲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及早应对,全力以赴。
结语
现代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已经转移到对知识和技术的附加值生产中。但美国在这个新环境下所面临的形势已有很大的改变,最大的受益者将会是那些新的低成本的知识密集型生产基地。在发达国家不利的调整过程中,新兴的知识密集型生产基地将在全球经济的重新振兴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