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4 11:19
信息化构建了当当的商场,铺建了渠道,同时它又是当当连接供应商、客户、配送服务的纽带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当当今天的业务”,当当网联合总裁俞渝这样评价。
互联网一个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信息的快速传递,对于网上开店,在这个特点上发掘更大的潜力是毫无疑问的。
1999年,当当正式投入运行时,网站还是找人做的。而到今天,当当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日渐庞大,包括了内容管理、信息发布、反馈行为分析、CRM、供应链、生产、财务以及办公系统等。一直以来,当当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数据和架构方不断完善的。俞渝风趣地比喻,当当的信息化是这么多年“打补丁”打出来的。
消费行为分析
俞渝认为,网上购物最有魅力的地方就在于,互联网可以追踪客户的行为,“就像你去任何一个商场100次,或许也没有人认得你,但你到当当网一次,系统就认识你了”。
不同于传统企业的运行方式,网上交易的前端主要是消费者,所以对他们的管理是便成了一切的源头。这也是当当信息化的重点,即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连续过程。
当当开始做CRM系统时,并没有找到数据和架构完全匹配的软件,所以全靠自己开发。到了现在,对每一个在当当上购物的客户,当当都可以从金额、频次、级别等方面对他进行统计和消费行为分析。
俞渝一开始就意识到,作为零售企业,对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相当重要。从图书销售起家的当当,通过对顾客行为的分析,逐步地发掘着自己的市场。
比如2003年开始涉足百货业。根据对客户群特点的分析,当当发现客户群的构成中60%是女性,这样的数据就让当当有一定的把握去尝试化妆品。再比如,看到育儿类图书的畅销,当当就开拓了母婴类产品。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推理,当当不断地拓展着产品类别,一直到数码产品、个人洗护用品等。
同时,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产品线的增加也意味着CRM系统要有更多的细分,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在开展。用户通过登陆我的账户、购物车就可以全程跟踪自己的订单去向。
前端的成熟给当当的供应畅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是供应商跟不上。”俞渝说。作为当当的后端,规模不一的供应商给当当带来了不少阻力。当当要根据不同商品的不同周期,进行产品库存、订货和退货操作。同时,还要把供应链系统开放给供应商,指导他们补货、退货和换货。对某些成熟的供应商,当当也可以完全借助他们的经验,完成产品的补货工作。
订单生产系统
虽然不是制造企业,但当当也有自己的生产系统,它不生产产品,而是后端供应和前端服务的衔接。
生产系统提供订货和退货层面的支持,这其中就需要添补货和退货的逻辑,比如是根据过去一周的销售量、过去一个月的销售量,还是库存余量:不同商品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在当当,商品的信息是动态变化着的,“每天都是新进几百种又卖断几百种”,俞渝这样描述。
据当当网的统计,每年来当当购物的顾客有140-170万,而每天都有5位数的订单数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订单中会包括很多件物品。
每天如此多的订单进入系统,要准时、准确把货物送出,自然需要一系列的流程,这个流程便是当当的生产系统。目前,最初的一些审核已经是由系统完成,随后核对过的订单会被送到物流部门打印单据,按照打印出来的订单,进行配货和外部采购,再按不同的地区选择不同的送出方式。这个流程需要监控的信息基本上是,每天订单进入的数量、配齐后发出的数量,以及可能需要做缺货处理的数量。
当当的生产系统从客户端做起,首先就是订单处理。对商品的管理,通常按照类别进行。当当有不同的产品组,比如图书音像、家居、电子类消费等,支撑其发展的是同一个信息系统。然而,各类产品需要的数据不同,在生产系统的管理上,也有不同的体现,也就是说需要提供给顾客的信息是不一样的。比如图书需要提供的是图书编号、出版社等信息,音像制品则是演员、歌手、作曲家、乐队更重要。
所以,生产系统需要通过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简称数据中心),同步支持后端信息实施和前端供应。而其中最大的任务,就是自己要制作大量的信息。虽然有很多工作可以从供应商那抓取,比如说图书音像出版社的网站上,但仍有大量的信息需要自己去做。
目前,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当当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也在寻求一些在专业产品线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商家进来,自营和招租相结合,利用各自的优势,增强竞争力。
可以说,生产系统是当当信息化最重要的部分。俞渝现在正致力于增强这个系统的自动化,各部门的运作方式会有所不同,但目标就是能够让系统做得就不让人去做。
补丁的艺术
从1999至今,当当一直没有停止信息化的提升。谈起从最初连网站都是外包出去做的状态起步,一点一点确立起自己的信息化架构,俞渝很释然,“这是个摸索的过程,几个系统都是慢慢实现的”。
网上购物本来就是隔山买牛,必须给顾客提供一个信息,为他的消费形成判断。信息化不仅仅是当当对内部的要求,更是业务发展中来自顾客的要求。
当当开的是网络店,有近2000个供应商。在不同的供应商那里,当当有着不同的地位,但这似乎没有太多的影响。“在一些供应商那里,供应给当当的销售量甚至可以占到它销售总额的90%,但没有一个供应商占我们销售的5%”,俞渝自信地说。在进得来买得出的过程中,信息化在各个部门中都发挥着作用。
在当当,没有部门不提信息化的要求,为了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尽可能多的事情,每个部门都是定期做改善,至于先后,俞渝笑着说,“这就是要开会解决的问题了”。资源总被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当然,还要经过开发、测试功能和用户端后,再上线使用。
俞渝希望能把信息化做得再细一些,每个系统都可以再打开。她发现,现在所能提供给供应商的信息虽然有用,但表现形式并不一定合适。比如当当可能提供的是某种商品2004年的销售情况,但或许对方关心的是昨天的销售是多少;再有,当当现在所能做到的还只限于告诉供应商,昨天他卖了多少件东西出去,但产品的具体流向,还并不能提供。从提高响应速度、追求销量、降低成本等方面考虑,当当如此大的产品线跨度,开发的优势还是靠供应商做,当当最多就是对一些成熟的产品进行二次包装。
此外,当当客流很大,要想办法利用。俞渝表示,就类似普通商场一样,无论是出版物还是非出版物,只要是适合当当这种销售模式的品种,当当都可以去尝试着做。这样,随着产品线的不断增加,丰富提供给客户的信息也成了当务之急。俞渝相信,很多产品都是顾客发掘出来的,通过顾客间的相互影响建立起的友好氛围,当当会有更大的发展。
前不久,当当完成了送货提速,基本上保证24小时出库。“过去因为出货速度慢,当当被顾客骂了好多年”,这个进步让俞渝感到欣慰。
面对更多的要求,当当的每一个系统都需要提高,而对信息化的扩容,俞渝有着自己的理解。“有时是扩功能,用起来更好用;有时则是整合。” 发展到今天,俞渝已经意识到补丁不可能一直打下去,所以也在考虑寻找一些比较好的CRM软件供应商。
信息化是当当网发展的基石,构建了当当的商场,铺建了渠道。同时,它又是连接供应商、客户、配送服务的纽带。对于B2C的商业模式,俞渝表示,当当会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在俞渝看来,当当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单纯通过信息知道顾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理解了销售和采购的交接点,尽可能充分地利用信息化实现价值。
来源:环球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