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 13:35
1.提出初始模型:
在知识管理的大会上,负责人要给大家一个清晰的选题模型。刚开始模型可以粗一些。(注:篇幅所限,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在此只能做片段示例,以下同)
比如:大家在总结技巧的时候,要分类总结,主要包括以下选题:
* 经销商谈判技巧;
* 经销商常问我们的十个问题,如何回答;
* 零店开户的技巧;
* 终端生动化的技巧……
2.上下模型要配套:
要求各办事处建立技巧点滴记录本,记录本用分页标签把上面的选题目录体现出来(有条件的企业要求大家全部建立电子版),一线人员汇报的经验技巧,主任审批删选后,按选题目录分类登记,月底上交,总部评比。
3.模型要逐渐细化:
刚开始总部给的模型比较粗,随着一线人员贡献技巧的增多,知识管理经理会在其中发现细分类,从而细化模型。
比如,最初的选题:生动化技巧。
细分之后的选题模型:
△如何说服老板配合我做生动化;
△如何提高生动化效果的保持时间;
△如何跟竞品拼抢生动化效果;
△专项生动化技巧:海报张贴技巧;堆箱陈列技巧;空箱陈列技巧;展示柜冰柜陈列技巧;货架陈列技巧;协议店陈列技巧……
过一段时间,他们报上来的技巧越来越多,你会发现选题还可以再细化——如:以上各选题可以分超市、零店、批发不同渠道;“如何提高生动化的保持效果”,可再细分为:“如何通过陈列张贴技巧提高生动化保持效果”、“如何争取店内人员支持提高保持效果”……
模型更细化,选题更加具体,更容易激发销售人员讲出东西来。
注意:选题会越来越细化,不断地重新分剪归类,所以纸质文档是没有用的,要用电子文档来整理。
4.知识管理人员对选题模型的熟悉和使用:
知识产品的编撰人员要对现有的知识产品选题模型和既有内容“烂熟于心”,这样才能辨认新报上来的技巧和原来的有没有重复,才会更精准地分类新筛选出来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你会在新技巧里发现新的分类,再一联想——对了!这个分类在原有知识产品哪个章节也有十几条,把它们重新定义、分类,重新整理。
当然,细分类要适可而止,别做无用功。
最终一旦一个完整的知识产品选题模型结晶出来,相对稳定之后,就像一个全自动分拣机器,源源不断地把千万条一线经验加工成“成品”——一个企业内人人想看、企业外个个垂涎,“内可以聚”,“外可以召”的《葵花宝典》。
知识管理经理就像“丁春秋老妖”练成了“化功大法”——不管是听课、看光碟、看书还是审阅下面报上来的新技巧,立刻可以吸纳进去,放在固定的分类位置,而使用的时候,也是“收发由心”——只需“举指之劳”(点一下鼠标),这个细分话题下的所有知识产品立刻呈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