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9 11:44
目前在欧美许多企业之中,都已经设立了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首席知识官),并配备了专门从事知识管理的管理人员。CKO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上,对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进行规划。在对企业知识的存量、增量、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水平、对企业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CKO及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会确定哪些隐性知识应尽可能实现编码化,哪些隐性知识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形态。
比如,在处理某种技术型知识时,需要考虑是申请专利还是保持专有技术的形式。专利固然可以获得法律的保护,但却必须公诸于众,一旦保护期满或竞争对手赶超,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而专有技术虽然缺乏法律保障,但在保密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可以始终掌握在企业手中。这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道防火墙。
知识管理的第二道防火墙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的访问权限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知识完成了编码过程,大大便利了其在企业内部的传播;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员工依据其职位的不同拥有不同的访问这种编码化知识的权限,能够较好地控制知识的扩散范围,以避免向竞争对手泄漏。目前,许多软件公司都开发出了知识管理软件,为这一防火墙机制的设立提供了一系列备选方案。
比如,一些公司就依托其内部网建立了企业知识库,用来实现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企业知识库由安装在服务器上的一组软件和数据库构成,它能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及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和网络权限控制功能。员工可以利用该知识库阅读公报和查找历史数据,知识库里的内容多种多样,包括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公司内各职位所需技能及评价方法、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资料等等。
企业应对这种具有不同访问权限的知识库进行动态的管理,在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中确保知识库的不断积累和更新。例如电子企业明基公司的客户服务中心每天会将当天客户投诉的问题存入知识库,技术工程师在接到客户服务中心的通知之后,也会将问题的解决方案存入知识库。这样,通过不断的日积月累,知识库中的解决方案越来越多,当今后再出现类似的投诉时,客户服务人员或技术工程师很快就能找到解决办法,实现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