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6 18:05
中国自1978年开始经济改革以来,颁布实施了各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制造业的知识多数是外部输入的,制造部门依赖显性获得的知识定义各种生产流程。传统的制造业不是研发或者知识密集型的,因此也就不需要很多高技能的工程师,高级管理人才或其他知识工人。
近期中国开始出台一系列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伴随着国外高科技公司涌入的浪潮,中国开始了向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这些公司带来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包括知识管理--日本和美国的研发密集型公司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最近几年由于加入WTO的承诺,更多的改革措施席卷了中国经济。这些改革加快了面向市场经济的开放速度,发展现代以知识为基础的行业,雇佣更多的高附加值知识工人。中国政府加快了向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转移的步伐,把自己定位于创建知识经济的变化代言人。
在知识密集型行业中,很多知识是隐性的,通过个人的knowhow获得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平滑、快速、安全的将这些知识转移给本地劳动力是在中国成功经营和赢得竞争的关键因素。
知识管理实践是和一个地区的社会和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中国因其和其他亚洲国家明显不同的文化而更加重要。过去的实践证明,没有对中国文化因素下的商业潜规则的适当理解而贸然从事业务无异于自掘坟墓。
成功实现知识管理依赖以下几个要素:理解影响知识管理的文化传统,与全球的知识管理体系进行融合和协同,实现和客户之间的知识共享。
隐性知识一般通过个人实现转移,通常的渠道是员工之间的交流。因此,交流方式,这个很难同文化因素割裂开来的因素,就对知识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派系化的。各个派系的主要人物之间是互相信任的,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认为在派系中知识的流动是自由的。但这种信任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经常需要经过长期关系的培养。因而,知识管理活动就需要培养一种信任关系并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派系。问题是目前国内社会普遍缺乏信任会形成阻碍,现代中国人们追求的是一切为了经济利益的个人目标。中国的公司文化是相当政治化的,在这种政治掌权的结构中,基层员工通常对任何事情反应都很热烈,却只对能帮助他们升迁的活动采取实际行动。这样的环境对知识管理而言不是一块容易生根发芽的沃土。
关系--不同人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显著特征。关系从商业延伸到政治、社会和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同时关系是各种形式商业和政治交换的润滑剂,也是获取和散布高价值信息的手段。
等级--中国的社会从根本上来讲是等级化的,这也延伸到商业领域。级别和职位成为知识流动的重要准则,也就是说大多数组织中知识是从上而下流动的。人们会反对任何试图打破这种等级平衡的企图,这阻碍了组织中高层和基层员工的交流,也扼杀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鉴于中国经济的动态环境和一些国内新生富豪的暴富经历,更多的人倾向于短期目标,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任何投资提议都用其可立即带来收入的能力进行评估。这种态度对知识管理是一个噩梦,因为知识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长期目标,通过创建、管理和利用知识来形成竞争优势。
中国人推崇学习和知识,这可以反映在每个领域:从学术领域,学生们都很崇尚智力和竞争力,到管理领域,人们对新的管理实践和理念都很开放,当然前提是讲授者正确的传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