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携KM走过的2005(三)

2006-02-22 13:58

7.蓄势待发

我以自己的方式主持了第一次知识管理会议,自认为效果还是不错的。

会议主要议题有:
1.上半年知识管理总结。(其实就是我对以前KM工作的评估)
2.推进工作中的问题。(找到不足,确定攻击目标)
3.知识专员任命。(免了一个,任命了两个,之前是沟通好的,KM勉强不得)
4.推进的一些举措(只是一些小的举措,好戏还没有开始,这次只是预演)

图文并茂的PPT和数据统计让我取得了一些信任和支持,热烈的讨论气氛也让我兴奋了一把。会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提出了奖励计划让大家讨论,其实我已经把策划都写好了,在这里拿出来的意思就是让大家有个惊喜。又有老总支持,又有奖励,这样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

会议结束后我飞快的写了纪要,并发给了大家。在会议纪要里我为将来的工作埋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那就是KM考核。

8.发力

KM对于我来说已经很熟悉了,自打迈入新公司,我就抱着把KM做好做精的信念,这里面包括KM业务和我自己的工作风格。KM自不必说,必须要做成一个不断积累和发展的管理体系;关于工作风格,我坚持“只要出手,必须专业,形成公司内部的KM品牌”。本着这样的原则,在会议结束后,我就从10月份全面铺开了KM工作。
1.公布KM考核试点办法,及实施办法和配套文档;老总许可后,挨个与各部门经理和知识专员确认。
2.考核部门全员培训(最大的目的是跟大家交流和沟通,自己也亮个相)
3.知识管理表彰(表彰上半年,同时让大家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
4.宣传策划(拿出整套的宣传计划配合这次试点考核的推进)
5.找典型的人和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积累实战经验,树立威信)

就这样工作了6周,我热情高涨,马不停蹄。直到有一天部门经理找我们开了一个会。

9.不务正业

部门经理找我们开会,实际上是告诉我们已经决定过的工作计划,那就是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具体内容的描述,请见“知识管理是否阳春白雪”这篇blog。

其实对于事务性工作,我的工作效率一直是很高的,原因是我会习惯性的摸索出最快,最好的工作方法。但是我只是喜欢找到这种方法的过程,一旦方法被我找到了,工作要不断重复的时候,我就会没有热情。我不满足于重复劳动,也不希望像机器一样重复劳动。套用KM专业词汇,我大概应该是“知识型员工”吧。

当然,大家在写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时候,一般都会在最后加上一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但这次这个“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着实让我累了一头汗。工作量加大是一方面,我最怕的就是没有思考和策划KM的时间和精力。果真如我所料,在这个近一个月的时间里面,我几乎没有什么成型的策划。好在前一段时间已经全面铺开了KM工作,各项工作都在有序的运转,主要任务是执行和控制。

其实接手这个工作,我也是有考虑的:
1.能让我体验公司的业务;
2.接触了大量的公司客户,让我可以从客户的角度审视公司,验证KM战略;
3.实际试验一下,KM主管这个岗位承受的工作极限是什么,以便将来更好的从全局角度调整KM主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
   
当我回过神来,已经11月中旬了,离年底不远了,我必须要仔细想想接下来做些什么?

10.相交的两条线

抬头一看,已经11月中旬了。schedule提醒我该进行另外一项重要的工作了,一年一度的外审工作。此前已经做了内审,我打算在外审中全面了解公司的业务,了解业务中的问题。

KM和业务流程结合,这个理念已经提了好几年,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我认为这基本上勿庸置疑,所以在blog中也没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倒是觉得有必要深究一下到底怎么操作,是不是每个业务都有关键知识点?是不是每一项业务都可以定制知识管理策略?

带着这些问题,我参加了质量管理的内审和外审。不容易啊,质量管理和知识管理结合考虑,以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每个公司对管理的理解都不相同,在我们这,知识管理和质量管理就是放在一个部门,自有深意。我也通过种种业务,让两条线相交在一起。

于是有了这篇“知识管理和ISO不得不说的故事”。提起这些事,总是感觉又很多要说。套用一句俗话:管理是相通的。

11.结束意味着开始

不知不觉,时间停在了此刻。年底了,大家或是疲于业务,或是心浮气燥,显然对KM少了关注。从我们公司的KM趋势图也能看出来12月的统计数据比11月各项指标都低了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不管有没有人看,按照我自己的工作习惯,在年底,我写了年度知识管理报告。算是自己对业务的总结和对来年的思考。
    
2005年对我来说是平凡的一年,没有光辉的成绩,只有沉醉于KM的回忆。看看这些blog,也许能记录下来我的心路历程。

来源:AMT博客http://blog.amteam.org/user1/3351/index.html

作者系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的知识管理主管谷华龙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