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7 20:42
知识可以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图像、声音、符号或者这些形式的组合表达,供人们交流和使用的信息。显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理解、学习和保存。相对而言,隐性知识则比较主观,主要依附于人的大脑,包含了人的价值观、信仰、技能、经验、能力等方面,具有文化、情感和认识的因素在里面,因而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知识管理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数据、信息及知识是处于一个平面上的三元关系,分别是从语法、语义以及效用三个层面反映了人们认知的深化过程,即信息是基于数据进行上下文解释和分析得到的有规律的数据;知识则是在信息基础上进行行为解释而得到的有价值的信息。目前有很多计算机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从语法、语义到效用这一认知过程。而智慧超越了这个平面,它是人们在数据、信息以及知识基础之上的独创性的活动,并主要以已有的知识存量为基础,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知识创造活动。
知识抽象是人对事物的认识和经验,包括技能的总和。从信息的角度看,它是一种能改变人的行为方式,被人所利用的信息,但它不能独立存在于信息的集合中,也不能表现为对信息的存储和提取的能力,它只能在人对信息的运用中体现和产生。当然,离开了信息,人无法获得知识,可见,人是实现知识的主体,信息是知识转化的基础。人的认识可以决定信息存在的价值,人的认识又会因被认识的事物所具有的信息所改变,从而形成不断提高的对事物的新认识,以致循环无穷,这就是信息在转化为知识的过程中与人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