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软件产业研究报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7-03-21 17:30

软件产业研究报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一)基本战略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基础,它决定一个国家在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从而成为国际信息资源争夺的焦点。

当前中国软件产业发展中所存在"重硬轻软、不需投入、小企业成就不大和重复开发"四个误区,发展软件产业战略的关键点是国家应采取风险投资等扶持政策,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为软件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为了加速软件产业发展,信息产业部提出的推动目标是:提升应用、拓展市场、优化环境,发展自主技术和产品,创国产名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以工程带动产业的发展。为此,必须实施以下战略

1.加强风险投资机制的建设

1999年,中国软件企业约有5000家左右,其中从事软件开发、研究、销售的企业约2000家,兼营软件或从事信息服务业的约3000家左右,超过500人的只有几家,大部分属50人以下的公司。从企业性质看,三资企业约占10%,国有软件企业比例降低,不到30%,民营、集体和私营企业约占60%。企业规模偏小,一般注册资本在1千万元以下,在市场竞争中与国外厂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劣势。政府应加快面向软件及服务业的风险投资机制的建设,能给更多的软件公司以上市的机会。 1997年6月,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通过股份制改造,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3.387亿元,清华同方的成功典范,标志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新突破,为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开拓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方向。

在美国,风险投资业已成为高科技公司发展过程中最有力的信贷渠道之一。以风险投资为背景的企业也成为国民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中国大陆风险投资业还只是一个较新的概念,以风险投资为背景的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微乎其微。中国的信息产业正以超常的高速度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国的信息产业如何得到风险投资,将不可避免的会成为一个越来越值得重视的课题。风险投资业曾经为而且继续在为美国的信息产业的繁荣提供不可忽视的贡献,可以预见中国的信息产业也会在不久的将来得益于风险投资业。作为风险投资发源地的美国,已积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风险投资的无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因此研究和了解美国的风险投资业的操作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避免在风险投资业中失误,从而给中国包括信息产业在内的高科技产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2.加快高科技园区建设,向规模化发展

到1998年为止,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稳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500多家,其中技工贸总收入超过亿元的已达600多家,总产值3900亿元,出口创汇80亿美元,并涌现出一大批如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深圳华为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但与以硅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科技园区相比,中国科学园区不论规模还是效益,不论转化科技成果还是园区管理建设上,都有着很大差距。中关村从诞生第一个高科技企业到现在已有18年,四通、联想都已有15年历史,北京高新技术试验区从成立到现在也有10多年了,但是,这些都尚未达到应该达到的水平。

国家应在一些形成较大产业规模领域,增强计划性指导,有重点地加大投资力度,使之成为民族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通过规划,促进企业联合, 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园区是实现跨越战略的重要途径。

3.优惠的税收政策

目前,对软件企业征收增值税,与硬件同样是17%,这对软件企业而言既不公平,也不合理。虽然软件的生产成本低,但软件开发费用高、市场费用高、服务费用大的特点,软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可供抵扣的进项税少,致使软件企业税负过重。故国家应从扶持高科技的角度出发,采取印度政府的做法:软件免税或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软件企业才能成长起来。

4.转变经营思想,选择合理的营销组合。

企业市场营销业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营销手段的组合运用,即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和分销渠道策略的综合运用,又称为"4P"理论。当今,软件产业除了传统的价格竞争等营销手段外,软件厂商已广泛地在分销、促销、顾客服务、增值销售(VAR)等方面发挥其能力。从目前发展的趋势上来看,软件的升级、服务、咨询活动的利润更加可观。国内软件厂商同境外软件竞争中除了较低的价位和优质的服务是两大优势外,可侧重于以下方面:

(1)推动软件售后服务的社会化,建立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

(2)不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应向增值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转变;

(3)制定合理统一的价格标准,从最大限度争取利润转移到最大程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上。借鉴国际上流行的"OEM"战略,即先将产品最大限度地占有市场,最后形成标准,从而掌握竞争的主动权。

(4)采取网络环境进行生产和经营。网络使得人们差不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在网络环境上进行软件开发和经营,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将消失。谁在最短的时间生产出最高质量、最低成本的软件产品,就可被世界接受。目前,通过因特网进行电子商务十分普遍,软件产品在网上交易十分方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上知识产权交易所来买卖软件的版权或使用许可权。

(5)采取软件销售有形策略。

将软件这种无形商品(Invisible Commodity)依附于计算机这种有形商品(Visible Commodity),实现无形商品的有形化,是微软销售策略的真谛所在。微软这种策略,现在正被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所采用。例如:扫描仪附带文字识别软件,调制解调器附带Internet浏览软件,印刷设备附带排版软件等等。其实,在知识产权日益强调的今天,无形有形化的策略就是微软公司的一笔无形资产,好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是形式而不是思想,其它公司才不至于身遭起诉。

软件开发厂家与硬件产销企业联合性地,将无形软件依附于有形的硬件中进入市场销售,用户在购买硬件的同时就可以直接得到所需的正版软件,软件开发厂家也可以得到自己应得的收益。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软件厂家的经济效益,保护了软件的知识产权;一方面用户用上了正版,打消了使用盗版软件的念头。继而再进一步加强正版软件与保持知识产权的道德和法制监督,全社会就会逐渐形成买正版软件、用正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正版软件的的价格也会大幅度降下来。

5.重视人才市场的培养

软件(计算机程序及其文档)来源于人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软件行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健全合理的人才结构,是软件产业腾飞的关键。

针于中国目前人才结构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全方位选择软件产业人才

软件产品不仅包括同硬件关系密切的控制程序、汇编语言处理程序、通信程序,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应用程序。 新技术往往诞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处,只有多种性质不同的经验组合起来,才会有新的创新,所以在选择软件人才时不仅要有理科和工科,还应有经济、文学、法律、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共同参加软件开发工件。

(2) 注意提高软件人员的主动性

软件的编制工作是一项压抑个人创造性、按规范进行的单调的工作。如果对主动性重视不够,就会影响软件的质量。


目前,软件产业在中国尚处于发展初期,且面临着诸多困难,但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软件产业,这是国家利益、市场需求和人民愿望所在。从国际软件市场、技术发展动向来看,也是一个好的时机。

预计到2003年,中国软件及信息市场将扩大到125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在计算机信息市场的比重也将增大,趋向合理。国产软件市场占有率可达45%,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的70%由国内厂商占领。重点软件开发目标:5年内实现主要关键软件用国产软件更换替代,2-3年内建立中国自主的在某一层次上的网络应用平台。在1.5万家大、中型企业中,85%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50%以上的小型企业实现不同程度的计算机应用。国家信息产业部已此作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推动目标。

软件的特点是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快,掌握时机便是成功的关键。当前,许多软件新技术对原有的产品、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使新一代产品的诞生。例如面向对象技术,它将使程序结构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各个程序将有很容易替换的对象零件组成,这样,大大减少了软件开发的时间,产品可更快地上市;大大降低软件开发、维护的费用;还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重复开发。

因此,只要充分认识自己,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国际软件技术和中国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巨大的市场资源,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中国的软件产业便可迎头赶上,为时不晚。

(二)产业发展的两种模式

1.两种模式

目前看来,国际软件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两种比较成功的模式,一个是“印度模式”,另一个是“美国模式”。

印度模式的核心在于以市场需求来推动产业化的规模。印度是按照市场需求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承接项目的形式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印度国内的软件市场狭小,所以它选择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几乎全部的软件开发、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围绕国际市场开展的,90%的销售额来自海外。

而美国模式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来推动市场的产生,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美国软件业起步较早,像IBM、Microsoft、CA等一批世界顶尖级的大公司,依靠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实力主导着世界软件产业的潮流,以自己的不断创新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在美国,不仅软件巨头视创新为生命,即便是规模较小的软件公司也有一股“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

这两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国情中形成的,但是,对于国内软件业来说,两者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明显高于印度,国内市场空间大有潜力,在满足国内市场这方面来说,应该向美国学习,积极创新。而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则应该努力学习印度的一些成功做法。海外的软件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拓展海外市场,能够为软件企业带来现实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出口,我们可以广泛吸取国外发展软件的经验,在技术上、运作上以及意识上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轨,这对于我们的长远发展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2、软件外包成主流

承接国外的软件外包项目,是目前中国软件出口市场的主要特点。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市场在美国,1999年它提供了约400亿美元的软件外包业务;2000年,这个数字增长到了600亿美元。

印度是软件外包的最大受益者。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协会发表的最新统计,2000-2001年度(2000年4月至2001年3月),印度软件出口达到6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55%。其中美国仍是印度软件最大的进口国,占印度软件出口的62%,欧洲占24%,日本占4%。

和印度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承接的软件外包项目既有来自欧美,还有一大部分来自日本。业内很多人士认为,承接日本的软件外包项目我们比印度更有优势。

在中国,开展外包业务的软件公司大多集中在沿海城市和西安、北京、成都、沈阳这样智力相对密集的内陆城市,总的说来规模小、数量多、业务量小。仅大连开展外包业务的软件公司就有100多家,它们主要做日本的业务。这些公司通常是30人左右,规模大的有100人。

目前,中国软件外包还处于“出口加工”的初级阶段。国内企业承接这种项目的目的在于:先期以委托开发为主,再向印度模式过渡。只有走国际合作的道路才能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快技术积累,并在最短时间内赶上国际软件市场的节奏。

(三)CMM战略

中国与国外软件有很大差距。其中,管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差距。

要使软件成为产业,首先应该让软件开发实现工程化,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制定的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能力成熟度模型认证标准),分五级,从第一级到第五级分别为:初始级、可重复级、定义级、管理级和优化级,从低到高,软件开发生产的计划精度越来越高,每单位工程的生产周期越来越短,每单位工程的成本也越来越低。CMM主要用于改善软件公司的管理。目前,世界上通过四级以上认可的公司只有70多家,而印度就占了42家。目前,包括金山在内,国内很多软件企业都在着手准备取得CMM认证。CMM的意义不仅仅是对软件开发的过程进行管理,最关键的是,它还是一种高效的管理方法,有助于企业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而这正是中国软件业与美国、印度软件业的最大差距所在。可以说,CMM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它所倡导的规范化管理正是进一步把企业做大的保证。

据《软件战略》杂志发表的报告看,美国软件业发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无论规模大小,绝大多数企业都按照规范化的工作方法管理软件循环过程,始终把最终用户放在软件产品供应优化和质量控制的中心,把达到认证标准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

印度在近几年一跃成为除美国以外最大软件出口国的原因也是他们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软件业的国际化管理。目前已获得全球最高级即第四或第五级认证的只有7%的软件企业,其中印度就占了其中的大多数。

据调查,中国现在有相当一部分软件企业的经营者还根本不知道CMM是什么。如果不把摩托罗拉算在内,中国到去年才有第一家通过CMM认证的软件企业,而且是二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国软件企业在实施CMM方面落后美国、印度的原因中,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观念和意义问题,一是人才问题。

中国的软件企业大多数仍然处于一种手工作坊式运营阶段,质量和效率观念都不强,在技术和产品本身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更是一片空白。这些对软件企业是一个致命的弱点。软件产业的游戏规则就是技术及其标准,全球软件产业其实处于一个非常开放的价值链中,因此如果落后了这些技术和标准,就可能被抛出游戏中。另外,软件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开发应用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方面是CMM的强项。

人才也是中国在推进CMM方面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并不缺少软件编程人才,但是软件设计和技术管理的人才却严重缺乏

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让中国软件企业更多的认识到CMM的重要性,并提高紧迫性,以提高中国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性。

(四)上市融资与外资利用情况

1.软件企业的并购、融资活动活跃

近几年来出现一些有利于软件产业壮大发展的兼并、融资活动,包括软件企业之间的相互兼并,硬件制造企业兼并软件企业,一些非IT行业的上市公司收购软件企业,或软件企业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实现买壳上市,海外的风险基金向软件企业注资等。典型的案例有:综艺股份控股联邦软件,创智、托普、科利华成功买壳上市,金碟、东方通等获得风险投资后发展起来。这些融资活动尽管规模还不大,但说明软件企业已经开始自我寻找发展壮大的途径。

2.中外合资软件公司发展迅速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许多鼓励国外软件企业来华设立公司、寻求合作的优惠政策 。这进一步促进了中外交流。如微软中国研究院,其刚刚成立两年半,由最初的两三个人,发展到现在的250多人,学术方面也很有收获。发展超乎了比尔·盖茨当初的预期。

同时,国家制定了许多促进软件企业发展的其他政策,如北京市政府建立了软件产业创新创业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个人利用软件成果创业投资和软件孵化器建设;市计委、科委、经委共同出资,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技术和产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内外企业和个人在京投资兴办软件企业或兴建软件园,其建设项目所需用地,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可免交土地出让金;鼓励国内外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京设立各种类型的软件研究与开发中心,经市科委认定符合驻京研发机构条件的,可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新创办的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并经认定的软件企业,也可以选择享受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此外,2001年北京将加强软件产业链和产业市场体系的培育工作。具体包括:制定、完善整个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建设规划,整合地区各类资源;建立并开始运转软件产业促进机构;出台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重点支持一批已形成规模的软件产业集团,以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进程。据了解,经过多年努力,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基地拥有软件企业1340多家,认定和登记的软件产品1178个。初步形成了以联想集团、清华同方、北大青鸟、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群,并推出一批软件知名品牌。在产业发展规模、持续发展能力、产业促进工作等三方面均领先于全国,从业人员6万多人,占全国的35%。去年中关村科技园区创造了900亿元产值,包括软件业在内的信息产业贡献率达到60%以上。北京软件产业基地的总体目标是“创国际一流,成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软件基地”,在地区布局上将形成以中关村科技园为核心的骨干企业研发生产积聚区、创新孵化带、国际化软件产品商贸中心和产业延伸辐射区等四个功能性区域。2001年初,中国首家软件著作权登记代理机构--中关村科技园区软件著作权登记代办处开始运营工作。代办处的主要任务是:宣传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的代理咨询工作,向软件著作权人提供相关服务等。此外,北京市科委与美国犹他州政府国际贸易发展厅也在前不久签署了关于软件产业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筹建国际软件技术学院。根据签订的协议,双方还将利用犹他州丰富的师资、管理经验等资源,推进北京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外语教学等工作。

用友软件作为我国证券市场核准制发行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以36.68元的天价创下了一级市场的最高纪录。在4月19日发行当天,新宇软件、托普软件为代表的软件板块就有启动迹象,近期则是将用友软件上市的行情提前预演。显然,软件板块的启动得益于用友软件高价发行的比价效应。用友软件优良的业绩,2500万的袖珍流通盘,可观的成长性为其高定价奠定了基础。这样,具有相近的高成长性的托普软件、东大阿派30多元的价格也就具备了新的投资机会。

再如珠海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发展软件产业的若干规定》,对国内外软件企业、研究机构入驻珠海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3.2001年6月份以来,软件类个股存在具有再起一波行情的契机

从投资价值看,软件产业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时期,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为股价的中线空间形成有力支撑。近期刚公布的年报显示,软件类上市公司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38%,净利润增长32.22%,净资产收益率为12.46%,在上市公司中属于佼佼者。托普软件的市盈率不足50倍,天大天财、东大阿派也只接近两市的平均市盈率,它们的高成长性也使股价上扬具备了条件。

从政策面看,软件产业具备有利的发展机会。近年来,国家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鼓励软件业的发展,政策面也是利好频传。信息产业部先后于2000年7月12日、10月27日发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软件产品管理办法》。从政策目标、知识产权等方面对软件产业加以保护和引导,在融资政策方面为软件产业也提供了倾斜政策,在某些难度较大的环节上为软件企业架起了融资桥梁。另外,国家还在税收政策方面对软件企业进行多项优惠,鼓励软件企业提高研究开发能力和扩大再生产。而国家规划布局的重点软件企业、出口软件企业,还可享有更多税收优惠。

从二级市场走势看,软件板块从2000年下半年到今年年初都一直处于调整态势中,技术性调整相当充分,大多经过了充分的底部构筑,反弹的要求强烈。由于有良好的基本面支撑,借助消息面而出现走强也属情理之中。

4.计算机上市公司,尤其是以软件为业务的公司依然保持较高的成长性。

2001年中期,计算机类上市公司的各项业绩均超过截止到8月22日已公布1039家上市公司的平均业绩水平,表现出较为良好的成长性。其中,净利润平均增长17%,高于市场平均11%的增长率;平均每股收益0.18元,高于市场0.11元的平均水平;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6%,高于市场3.64%的平均水平;且在所有已公布中报的计算机类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出现亏损,相比之下,深沪两市公布年报的1039家上市公司中,已有73家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亏损率达到7%;较高的毛利率是计算机类上市公司中报的又一点特点,平均达到30.21%,用友软件的毛利率更高达93.07%,而在其他产业及其上市公司中出现如此高的毛利率的可能性是非常少见的。

净利润的增长远低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是计算机类上市公司中报表现出的一大特点。虽然与上市公司的总体平均比较,计算机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幅仍相对较高,但与其销售收入的增幅比较,则要低得多,平均相差28个百分点。出现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营业成本的提高,平均达到46%,高于销售收入45%的平均增幅。在销售收入结构中,越来越高的营业成本意味着产品附加值的降低,以及最终产品中中间产品成本比重的提高。就软件企业而言,由于软件类上市公司大多从事应用类软件的开发,与行业应用有关的软件大多以集成的方式出售,其中需要通过外部配置的硬件比重就达到60-70%。这样,随着销售规模的扩张和硬件比重的增加,其平均单位成本的盈利能力自然就会下降。

管理费用的大幅增长是导致计算机类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远低于销售收入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中报显示,相关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增幅达到97%,高过销售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公司规模扩张是引起相关上市公司管理费用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计算机类产业在国内尚处于成长期,到目前为止,资产规模庞大、业务相对成熟的企业相对较少。特别是软件类公司,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这些公司在转变为上市公司、突破了融资渠道的限制后,都有急速扩张的冲动。为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需要,大多数公司采取了大幅扩充研发力量、增加研发费用以及强化营销网络等措施,使得公司的管理成本在短期内出现了大幅增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