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海域KMPRO

国内银行在推进知识管理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2009-04-10 17:29

   目前知识管理已经成为西方企业管理的热点和重点,许多跨国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等,都将知识管理理念、方法引入自己的企业,并且产生了非常显著的效益,很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知识管理战略。国内银行在推进知识管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银行管理者的认识问题。知识管理与传统管理方式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对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倒不是要求银行的行长必须具有多高的专业水平,而是考察领导者对知识和知识管理的认识程度到底有多深,因为他们是本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的推动者,是知识管理的第一驱动力。
   二是银行知识管理的环境塑造问题。首先,知识管理者思想开放,敢于向自己和传统的习惯提出挑战,敢于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把管理模式由控制转为支持,由监督转为激励,由命令转为指导,自上而下形成一种共享学习的宽松环境。其次,每一位员工都认为贡献知识与人共享是一种自然的行为,并自然与银行内外的人员形成知识网络团队。再次,银行竞争环境不是相互损害对方的利益,而是实力的竞争。因此,银行要同其环境形成一个由供应链、产业链、知识链共同支撑的全方位的知识网络环境。
   三是知识管理的技术平台问题。利用网络、通讯、电子等技术和设备构成的知识管理的支持环境,银行与客户、竞争对手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重要的,竞争情报的获取也变得相对容易。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何避免在这方面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同时也不能过分依赖这些硬件设备。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与设备,一切以实用为主,不要一味追求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避免盲动和流于形式。
   四是知识管理的实施要与银行的经营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实际。具体说,要注意以下几个结合:与经营战略相结合。银行管理者只有把知识当作一种银行资产来管理、利用、创造和投资,才会对知识的管理变得积极和敏锐,并热情参与。管理者应当关心知识管理对金融业务创新的作用,重视它与业务的结合,把它融于银行运营的过程中。
   与核心业务相结合。如果不把知识管理与核心业务相结合,使项目的成败完全维系于技术本身,知识管理就形同虚设,毫无效益可言。
   与银行投入相结合。银行管理者的眼光要放远一些,硬件投入不会很快产生预期的效果,员工用于创造知识的时间和投入与知识管理的成果相辅相成。
   与激励方式相结合。银行管理者有必要推出相应的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情感激励措施,帮助建立知识共享的环境。
   员工的知识背景、道德行为以及思想意识会对知识管理的质量产生影响。
   五是对知识管理的效益评估问题。在领导者战略不够清晰、预算不够充足和人员投入不够充分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可能陷入无效的境地。所以,知识管理对银行而言可能意味着较高的成本,这时,知识管理可能就只是一种创新工具,而不是一种效率工具。对知识管理的项目评价,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在把分析期间适当拉长后,应对其产生的收益进行富有弹性的评价。例如,不仅看到知识管理的投资回报,更要看到知识管理的“知识回报”,用替代性的衡量方法,着重衡量银行知识管理所克服的几项重大的知识挑战,包括:在被时空阻隔的员工之间分享知识问题;对现有知识和积累的教训的重新利用和再实施问题;在分散的业务部室中发现专门性的技能问题;使银行客户更容易同自己的员工打交道的问题。
   全方位的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能为银行带来核心竞争力,同时能提高单位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促进良性竞争环境的形成。但是知识管理目前还处于初期的摸索阶段,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将知识管理引进商业银行的管理创新当中,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还有待于我国银行家中的有识之士的积极深索和进一步的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