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知识管理(高丽华) 来源: 时间:2002-07-24 16:05 作者:AMTeam.org 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毛波坚决反对在知识管理和IT系统之间划等号,因为单靠技术手段是管理不了知识的。知识管理说到底是管理者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家的事情,为此需要企业家具备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水平和理念,“如果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经济阶段,我绝对不与他谈知识管理……” 王振强虽然对毛波这一“钢性立场”持保留态度——他称毛波是“学院派”,做事追求完美,而自己是“做企业的”,不能眼睁睁看着市场订单流失——但也同样认为知识管理不能仅仅指望技术,作为管理者的“人”的观念更为根本。为此王给自己准备了一个折衷方案:遇到观念不成熟的客户既不轻易“拒绝”,也不轻易与他谈知识管理,而是“先找一个他能接受的切入口”,譬如对方感兴趣又容易听得懂的“竞争情报”,渐次深化,走“曲线推广”知识管理之路。看来,王振强在这里还给自己揽了个知识管理启蒙人的角色。 “学院派”和“公司派”不仅在对知识管理本质的看法上殊途同归,还一致认为知识管理既然是“人的故事”,那就避不开理念、文化、背景这些东西,而“改变这些东西远比技术推广来得难”,所以毛波才会拒绝与那些“传统老总”谈经论道,王振强也不得不“曲线救国”。
知识管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譬如前几年有些软件公司的老工程师“很牛”,“牛”的原因无非是他比别人多知道几个“类”而已,“那么好,我们利用知识管理工具把所有的‘类’做成一个‘库’,使它变为容易传播的显性知识,新员工来了一看这个库就能迅速缩短与老员工的距离,那些老员工也就‘牛’不起来了”。 在这个意义上,有人把知识管理形容为提高企业“智商”的管理。 但隐性知识向显性的转化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其一,它需要进行复杂细致的分析、归纳、抽象,并在此基础上把隐性知识“符号化”或“显性化”,以此影响和提高他人或组织。其二,也是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能够把“符号化”或“显性化”了的隐性知识“法典化”,即变为被组织认可、倡导和实施的东西,这种“法典化”可以保证知识在组织得到有效的应用和广泛传播。如果把“显性化”过程称为知识的“外化”,“法典化”过程则可称作知识的“内化”。知识传播与共享需要“外化与内化”的互动,正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人的故事”被一次次地演绎着。北京怡江公司总经理沈江因此而称知识管理的IT工具“只是提供了一杆枪,板机还要靠人去扣动”。 高建华肯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回到中国惠普出任CKO(专司知识管理的首席知识官),是因为他的知识管理思路得到了中国惠普总裁孙振耀的尝识。而孙振耀面对高建华的知识管理思路,也意识到“一个可以实现自己平日无暇顾及却异常重要的工作的人选就在眼前”。有了这种相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CEO与CKO的配合怎能不默契?难怪有人总结:知识管理“最幸运的事是碰上好领导,最痛苦的事是遭遇差上司”。
相应地,“知识框架”也有四个等级——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数据是原始函数;信息是可以对比并有相关资料的数据;知识是可用于指导行动的信息,智慧是为达到特定目标而运用知识的能力。毛波认为,数据、信息到处都有,知识通过学习也可以得到,最难得到的是智慧:“现在有很多手段可以把信息变为知识,惟一做不到就是变为智慧”。智慧是创新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是知识管理需要研究的话题。王振强认为有一个办法“很灵”,就是把知识当作资产来经营。《纽约时报》曾评论说:微软公司惟一的资产是员工的想象力,微软公司的员工也对此表示认同,他们认为自己最终最大的安全保障是头脑,而非房地产这样的固定资产。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一个企业如果业务骨干流失了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这个企业也就没多少值钱的资产了。
|
关键词:
上一篇:万宝:中国首个知识管理的畅饮者 下一篇:面向并行工程的知识管理研究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