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知识组织和知识工作者:来自前沿的观点
来源: 时间:2002-05-15 09:05 作者:AMTeam.org
知识管理,知识组织和知识工作者:来自前沿的观点
(姬文林编译)
Yogesh Malhotra
博士(以下称YM)接受韩国商业报界巨头Maeil
商业报(以下称MBN)访谈记录
MBN:知识管理的定义是什麽?
YM:我这样定义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这一概念的出台迎合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在面对越来越多的不连续环境变化中,
组织适应性、生存与发展问题。本质上,它包括寻求数据、信息协作组合的组织化过程,信息技术处理能力以及人类的创造、创新能力。”(Malhotra 博士
1997年)网络上文章对这一定义有如下具体阐述。
一战略观点认为:知识管理使技术与行为课题实现协同,这种协同对于生存于不利环境是很必要的。由于“旧商业世界”与“新商业世界”的区别,人类技术与行为能力的协同变得十分必要。
该观点认为,旧商业世界以环境可预测性为特征,其关注焦点在于预测和优化基础效率。信息成为战略资产,强调控制代理组织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的组织目标。人们应用信息和控制系统来实现组织行为人与预定义的“最优实践”相吻合。其假设是“最优实践”会持续高效。
比较而言,“新商业世界”以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无法预测性为特征。从长远看,应用信息控制系统达到与预定目标一致以及所谓最优实践未必有效。这样的世界中,公认的做事方式重新受到挑战,人们需要这样的能力,能够随时掌握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焦点不只是寻找正确的答案,还包括正确发现问题。与“旧商业世界”相比,它强调“做该做的事”胜于强调“把事情做好”。
MBN: 什麽是知识管理,为什麽公司有必要进行知识管理?
YM:
如前所述,知识管理强调“做该做的事”胜于强调“把事情做好”。我们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组织把所有的过程看作知识过程。依此观点,所有的商业过程包括知识的创造、传播、更新和运用,以使组织维系、生存。
这种概念体现了从近来流行的“信息价值链”概念向“知识价值链”的转换。二者区别是什麽?信息价值链把技术系统视为指导组织商业运作的关键要素,通过信息数据库获得最优实践,而人只是相对被动的最优实践的执行者。比较而言,“知识价值链”认为人的体系才是关键因素,人们对来自于技术系统的信息进行不断的评估。这种观点认为,没有人来积极的提出质询,“最优实践”没有意义。人类在积极的不断的评价“最优实践”的效率,其隐含的前提是昨天的最优不能想当然认为是今天、明天的最优。因此,忘掉——再学习这种推陈出新的循环学习过程有必要引入组织化的商业过程。
公司有必要进行知识管理是因为昨天适用的东西今天、明天可能会不适用。一个简单的例子,那些生产最优质量手推翻斗车的公司,当他们的产品定位跟不上变化的市场需要时,会因不顾效益而被淘汰。这同样适用于最合理化的组织结构假设、控制协调系统、促进激励计划等等。为了跟上商业环境的动态变化需要,组织需要不断评估其商业内部理论以保持效率。要保证今天的核心地位明日不会痛失,这是唯一适用的方法。
MBN:在知识管理中,公司要做的最重要的是什麽?
YM:
对于公司,最重要的问题是公司要保证致力于使数据、信息技术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公司成员的创造力、创新力之间实现协同。高级信息技术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任务通过编程来完成以取代传统的手工作业。如果一项作业可被编为程序,便可以在某种形式上代表信息技术。为达到优化与效率,组织的信息控制系统也要力图由编程实现,但是为保证这样的程序能不断更新适应动态的外部环境,同时必须将检查与平衡体系构筑于该组织进程。
能随着外部环境变化作出相应反应的拟人探测仪对于一些复杂的现象和某处发生的变化能作出多样的解释。这种探测仪有助于使程序化的日常工作(最优实践)与外部真实的商业环境同步。因此组织过程需要执行我在别处曾称为“有松有紧”的知识管理体系。
所谓“紧”是指加强组织已有的“最优实践”与组织在此基础上所采取的行动之间的联系。所谓“松”是指从反向阐明组织成员所采取的各种行动本身与其结果之间的关联,以此不断查验,更新原有的“最优实践”。这样人的创造力,创新力便发挥出来。
本文原载于ERP门户
|